雞痘是由雞痘病毒(FPV)引起的雞的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該病傳播較慢,以體表無羽毛部位出現散在的、結節狀的增生性皮膚病灶為特征(皮膚型);或為上呼吸道、口腔和食管部黏膜的纖維素性壞死性增生病灶(白喉型);兩者皆有的稱為混合型。雞痘流行于世界各地,多為雛雞患病,由于感染雞的日齡、臨床表現及有無混合感染差異導致死亡率差別較大(5%~60%),同時雞痘還可引起雞群生長及產蛋性能的下降,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
一、病原
雞痘病毒屬于痘病毒科禽痘病毒屬,是該病毒屬中的代表種。研究發現不同型的禽痘病毒在抗原性上彼此間有一定差異,所以自然條件下雞痘病毒只對雞有較強的致病性,但人工感染也可實現異種宿主的發病,比如鴨、鵝、鴿、火雞等。
雞痘病毒對外界的抵抗力相當強,上皮細胞屑和痘結節中的病毒可抗干燥數年之久,陽光照射數周仍可保持活性,痂皮中的病毒經60℃熱處理90 min后仍有活性,在4℃低溫下保存8年仍有感染力。但對消毒藥較敏感,在常用濃度下,一般消毒藥均能迅速滅活病毒。
雞痘病毒屬于雙股DNA病毒,成熟的病毒粒子呈磚形,大小約330 nm×280 nm×200 nm,可在病雞的皮膚、黏膜以及感染雞胚的絨毛尿囊膜的上皮細胞的胞漿中形成包涵體。
雞痘病毒的復制受病毒自身核酸及其獨特的調控信號控制,其轉錄、翻譯與裝配均發生在感染細胞的胞漿中,但Gafford和Randall發現在感染細胞的細胞核內也可檢測到雞痘病毒的RNA和NDA,說明細胞核也參與了病毒的復制。其合成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即以細胞增生為主的宿主反應階段和感染性病毒的合成階段。在雞的皮膚或氣囊上皮、絨毛尿囊膜外胚層細胞及雞胚皮膚細胞中的復制方式雖然相似,但由于宿主細胞及毒株的不同可能出現病毒裝配及釋放時間和量的不同。
二、流行病學
該病主要發生于雞和火雞,鴿子有時也發病,鴨和鵝易感性比較低。近年來研究發現,雖然雞痘有較強的宿主特異性,但仍對其他禽類和鳥類有致病作用,從而增加交*感染的機會。雞痘病毒對于各種年齡、性別和品種的雞都能感染,但以雛雞的死亡率最高,成雞較少患病但在換羽和產蛋高峰期以及營養狀況不良、衛生條件差、并發傳染病及寄生蟲病時,也會引起較多雞發病和死亡。
雞痘流行沒有嚴格的季節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秋冬季最容易流行,一般在秋季和冬初發生皮膚型的雞痘較多,在冬季則以黏膜型(白喉型)雞痘較多。
病雞脫落和碎散的痘痂,病雞的皮屑、糞便,蚊蟲及雞虱叮咬,都是重要的傳染源和傳播途徑。該病主要通過皮膚或黏膜的傷口感染,雞舍內的蚊蠅及吸血昆蟲吸過病灶部的血液之后即可帶毒,帶毒的時間可長達一天。期間易感染的雞經帶毒的蚊蟲叮咬后而感染,這是夏秋季雞痘的重要傳播途徑。
打架、啄羽造成外傷,雞群過分擁擠、通風不良,雞舍陰暗、潮濕,體外寄生蟲,營養不良及飼養管理太差,斷喙、進行皮下或肌肉注射時器具消毒不嚴或操作不當等均可促使該病發生和加劇病情,如有傳染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并發感染,可造成大批死亡。
三、臨床癥狀
雞痘的潛伏期一般是 4~10 d,根據癥狀、病變以及病毒侵害機體部位的不同分為皮膚型 、黏膜型和混合型三種,偶有敗血型的發生。
1、皮膚型 多數在20日齡發病,該型發病主要在夏秋季節發生。特征是在身體的無羽毛部位,如冠、肉垂、嘴角、眼皮、耳球和腿、腳、泄殖腔及翅的內側等部位形成灰白色的小痘疹,隨后體積迅速增大,形成如豌豆大、褐色或灰黃色的結節。且結節凹凸不平,結節堅硬而干燥。如果痘痂發生在眼部,可使眼縫完全閉合;若發生在口角,則影響雞的采食。皮膚型雞痘一般無明顯的全身癥狀,但感染嚴重的病例或體質衰弱者,則表現食欲不振,精神委靡,生長受阻,體重減輕,產蛋雞則產蛋下降或完全停產,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2、黏膜型(白喉型) 主要發生于口腔、咽部、喉部、鼻腔、氣管及支氣管,皮膚無痘疹。病雞表現為精神不振、厭食,鼻孔和眼流出的液體,由初漿液粘性,變為淡黃色的膿液。時間稍長,若波及眶下竇和眼結膜,則眼瞼腫脹,結膜充滿膿性或纖維蛋白性滲出物。鼻炎出現2~3 d后,腔和咽喉等處的黏膜生成一種黃白色的小結節,逐漸形成一層,覆蓋在黏膜上面。這些假膜是由壞死的黏膜組織和炎癥滲出物凝固而成的,像人的“白喉”,所以稱為白喉型。隨著病程的發展,口腔和喉部黏膜的假膜不斷擴大和增厚,阻塞口腔和喉部,影響病禽的吞咽和呼吸,嘴往往無法閉合,病禽頻頻張口呼吸,發出“嘎嘎”的聲音;嚴重時,脫落的破碎小塊痂皮掉進喉和氣管,進一步引起呼吸困難,直至窒息死亡。
3、混合型 當雞同時發生皮膚型和黏膜型癥狀,就稱為混合型,有時還可見到敗血型。病雞表現嚴重的全身癥狀,并隨后發生腸炎,病雞可迅速死亡,或急性癥狀消失后,轉為慢性腸炎,腹瀉致死。其引發的病情嚴重,死亡率高。
雞痘的發病率高低不一,主要取決于病毒的強弱、飼養管理條件和防治措施。一般是成年雞死亡率低,青年雞死亡率約為5%,而雛雞可達10%以上,特別是雞群擁擠、衛生條件差、飼料不足或者是混合型病例時,最嚴重者死亡率可達到60%以上。
四、病理變化
1、眼觀病變 雞皮膚型痘的特征病變是局灶性上皮組織增生,包括表皮和羽毛囊。初期為小的白色病灶,很快變大、變黃,形成結節。接著是水泡期,并形成廣泛的結痂,結痂持續1~2周,隨后脫落。自然脫落后,可見到光滑的皮膚。若早期取出痂皮,可見到濕潤、漿液膿性滲出物覆蓋著的顆粒狀出血表面。
白喉型可在黏膜表面形成微微隆起、白色并透明結節或在口腔、舌、食管、或上呼吸道黏膜出現黃白色斑點。這些結節迅速增大,并融合成黃色、奶酪樣壞死的偽白喉。若撕去這層膜,可見出血性糜爛。炎癥還可延伸至竇腔,尤其是竇下眶,也可危及到咽喉部及食管,有時全部氣管黏膜增厚,病變蔓延到支氣管,可引起附近的肺部出現肺炎病變。實質臟器變化不大,但當發生敗血性雞痘時,可出現內臟器官萎縮,腸黏膜脫落。
2、組織學病變 特征性病變是上皮的增生、細胞腫大以及與之相關的炎癥反應,光鏡下感染細胞的胞漿中出現大型的嗜酸性A型包涵體。由于病毒在表皮細胞和黏膜上皮細胞內增殖,細胞本身增大,細胞質淡染和空泡化,胞漿中央部位出現包涵體,隨著包涵體的急速增大,細胞核崩解,細胞死亡,最后形成無結構的痂皮而脫落。
五、診斷
1、臨床診斷 可根據皮膚、黏膜出現結節和特殊的痂皮及偽膜做出初步判斷。由于雞痘和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引起的氣管病變相似,有呼吸道癥狀的白喉型雞痘必需與傳染性支氣管炎進行區分。傳染性支氣管炎在氣管上皮細胞中可檢測到核內包涵體。
本病應與白念珠菌病、毛滴蟲病、維生素A缺乏癥相區別。白念珠菌和毛滴蟲的感染與黏膜型雞痘引起的口腔黏膜病變相似,但形成的假膜附著程度有很大差異。白念珠菌、毛滴蟲的感染,病變是較松脆的干酪樣物,容易剝離,且剝離后不留痕跡。還可通過涂片進行微生物檢查或培養區分是否是毛滴蟲感染。維生素A缺乏時,眼和口腔黏膜也有與雞痘相似的病變,但全身癥狀較為明顯,眼明顯腫脹,有多量的干酪樣滲出物,腎臟腫大,充斥著大量尿酸鹽,成網狀結構,輸尿管腫脹,且食道有白色的小膿灶。
本病還應與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相區別。雞傳染性喉氣管炎是由皰疹病毒 A 亞群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該病傳播快、致死率高,其發病特征是患雞呼吸困難,患結膜炎,喉部和氣管黏膜腫脹、糜爛、壞死和大面積出血,發病率接近100%,死亡率10%~40%。患病蛋雞產蛋量明顯下降。傳染性喉氣管炎侵害較大日齡的雞(4~12個月)。病變集中于氣管及喉部,氣管及喉部中含大量粘液性、壞死性物質。病雞時常咳出血痰可在雞籠、料槽、地面見到血痰。剖檢病死雞,一般內臟無明顯變化。特征病變集中于喉頭、氣管黏膜肥厚和高度潮紅,有出血點,喉頭、氣管覆蓋一層散在、疏松的滲出物,個別雞的炎癥和滲出物可擴散到支氣管和氣囊內,有時喉頭和氣管完全被干酪樣滲出物充塞,干酪物易剝離,同時可見輕度結膜炎和鼻竇炎。
2、實驗室檢測 黏膜型雞痘開始時比較難診斷,確診可以從病變部位采集病料,在顯微鏡下檢查胞漿內的包涵體,也可將病料接種于雞胚或細胞。
(1).雞胚接種。常用雞胚尿囊膜途徑(CAM)接種10~12日齡無特定病原體(SPF)雞胚來進行雞痘病毒的分離和增殖,也可以使用鴨胚、火雞胚及其他種類的禽胚。接種的雞胚在37℃培養5~7 d后呈現的典型病變是彌漫性的致密的增生性痘斑,雞痘病毒接種3-5天后病毒感染效價達最高峰,第6d絨毛尿囊膜上產生致密而呈灰白色、堅實、約5 mm厚的病灶,并有一個中央壞死區。
(2).細胞接種。雞痘病毒能在雞源細胞培養物上增殖,如雞胚真皮細胞、雞胚成纖維細胞和腎細胞以及鴨胚成纖維細胞。病毒在雞胚成纖維細胞中產生特征性病變,首先見細胞變圓,隨后細胞產生壞死。感染細胞后第2天始出現細胞致病作用,第4-5天細胞變圓,第8~9天細胞完全被破壞。不同雞痘病毒株蝕斑形成能力不同,且不是所有的毒株都能產生蝕斑。雞痘病毒在雞胚成纖維細胞單層培養物中能形成具有明顯特征的蝕斑,與病毒在雞胚絨毛尿囊膜上形成的痘斑有相似的環狀帶。雞痘病毒形成的蝕斑大小約2 mm~9 mm,蝕斑為中央透明而周圍則不太透明的環狀帶。
此外,還可以采用病毒中和試驗、血凝試驗、瓊脂擴散沉淀試驗、免疫印記和分子生物學實驗等方法進行診斷。
六、防制措施
1.做好飼養管理工作是預防雞痘的重要條件。由于雞痘的遺傳學特性,可以在雞舍環境中的痂塊中持續存在,并成為主要感染源。對本病的預防應著重做好日常的衛生防疫工作,搞好雞場及周圍環境的清潔衛生,定期消毒,減少或盡量避免蚊蟲叮咬雛雞。蚊蟲是雞痘的重要傳播媒介,吸吮過病灶部血液的蚊蟲即可帶毒,其帶毒時間可長達10~30 d,也有最長帶毒210 d的報道。因此在蚊子等吸血昆蟲活動期的夏、秋季應加強雞舍內的驅殺昆蟲工作,以防感染。
有一定抵抗力的大雞帶毒對雛雞造成很大威脅,雞痘通過氣溶膠傳染的機會增多。不同齡期、不同品種的雞應分群飼養,欄舍的布局應合理,通風要良好,飼養密度不宜過大,飼料應全價,避免各種原因引起啄癖或機械性外傷;新引進的雞要經過隔離飼養觀察,證實無禽痘的存在方可合群。一旦發生本病,應嚴格隔離病禽,進行治療,嚴重的應淘汰,并經無害化處理。
2.疫苗免疫是最有效的方法。防制本病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種雞痘疫苗。目前常用的雞痘疫苗是弱毒苗,包括雞胚化弱毒疫苗、鵪鶉化弱毒疫苗、鴿痘原雞痘蛋白筋膠弱毒疫苗和組織培養弱毒疫苗,美國Spafas,Randall21,Randall22,Intervet和Vineland株,印度的HP1,IVRI,BM,Srini和local株,前蘇聯的K株,這些毒株均能在雞胚和雞胚細胞上生長。WinterfieldR.W.等和ReedW.M.等分別研究發現雞痘苗與鴿痘苗有相近的免疫原性,而與鵪鶉痘苗不相關,SchnitzleinW.M.等和GhildyalN.C.等的試驗證明,這是由于FPV與鴿痘病毒的DNA有相似的基因圖譜,而與鵪鶉痘病毒的DNA明顯不同所致。鴿痘疫苗是未致弱的鴿痘自然弱毒株,對雞和火雞毒力低,可對任何年齡的雞和火雞進行毛囊涂擦接種或翼翅接種,但該苗用于鴿,有時可引起嚴重的反應。GouenkovV.V.等報道用鴿痘苗經氣霧免疫120萬只雞,其保護率可達70%~100%,1985~1989年間,前蘇聯每年約350萬只雞是用鴿痘苗免疫的。楊連楷等將自然鴿痘強毒通過雞胚連續傳代獲得了安全可靠、使用簡便的鴿痘弱毒株。鵪鶉痘苗僅用于鵪鶉,對雞痘病毒感染無保護作用。
在秋季和冬季發生本病的地區,通常是在春季和夏季進行接種。在熱帶氣候的地區,本病常年都可發生,只要認為有必要,在任何時候均可進行疫苗接種,在下列情況下的雞群均應進行接種。
(1)上一年曾經發生過本病的雞群應進行接種。
(2)發生過本病的種雞場來源的雛雞,或由其他場引進的幼雛應接種疫苗。
(3)以前雞場曾有雞痘發生,并使用過鴿痘疫苗,因鴿痘疫苗免疫期不長,應采用雞痘弱毒疫苗再接種一次。
(4)在禽痘流行嚴重的地區,每批雞群均應在適當的日齡進行接種,以防來自鄰近雞群的感染。
(5)應保證接種的質量,對較大的雞群,接種后進行抽查,不出現反應的則應檢查原因并及時補種。
一種免疫程序的成功,取決于所使用疫苗的性能、純度、及其接種途徑。SarmaD.K.等研究發現雞痘苗經肌肉注射、毛囊接種和滴鼻免疫,可產生80%~100%的保護力,經口服免疫可提供62.5%的保護力,二次免疫比一次免疫的保護力高。疫苗的接種方法可采用翼膜刺種法和毛囊涂擦法,組織培養弱毒疫苗還可供飲水免疫。翼膜剌種法是用消毒的鋼筆尖或注射針頭蘸取疫苗,剌種在翅膀內側皮下無血管處。毛囊法是在雛雞的腿部外側拔去幾根羽毛,用消毒的毛筆或小毛刷蘸取經1﹕10稀釋的疫苗涂在毛囊內,注意拔羽毛時不要引起創傷、出血等。在接種后3~5 d發痘疹,7 d后達高峰,以后逐漸形成痂皮,3周內完全恢復,表示接種成功,否則應予補免。在一般情況下,疫苗接種后2~3周產生免疫力,免疫期可持續4~5個月。目前商業上常用的方法翼膜刺種法,免疫一次就可獲得良好的保護效果。
導致雞痘免疫失敗的原因有:正常免疫反應受到抑制。如嚴重的寄生蟲病、營養不良、應激反應、接種前體內有一定的母源抗體;疫苗使用不當或操作不當。接種部位要準確,疫苗瓶開啟后2h內用完;與抗生素并用;用化學消毒劑消毒接種器具;接種前皮膚擦涂酒精過多使疫苗毒被滅活。
3.治療。目前尚未有特效的藥物,對有治療價值的可采用對癥療法,以減輕病雞的癥狀和防止繼發細菌性感染。
皮膚型病雞,用消毒過的鑷子或刀片把患部的硬痂皮剝掉,在傷口上涂龍膽紫、碘甘油。口腔、咽喉黏膜上的病灶,可用鑷子將假膜輕輕剝離,用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再用碘甘油涂擦口腔。病禽眼部發生腫脹時,可將眼內的干酪樣物擠出,然后用2%硼酸溶液沖洗,再滴入5%的蛋白銀溶液。用3%的碘酊涂抹病雞的冠、肉髯、耳等患部,燒灼患部至結一層黑痂后涂碘酊。另外,用中草藥驗方外涂或內服進行治療的,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