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流行性感冒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馬屬動物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以發熱、咳嗽、流漿液性鼻液為特征。OIE將其列為B類疫病。
1 病原學
A型流感病毒為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屬成員,主要是 H7N7和H3N8兩個亞型。病毒特性見高致病性禽流感。
2 流行病學
患馬是主要傳染源,康復馬和隱性感染馬在一定時間內也能帶毒排毒。本病主要經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康復公馬精液中長期存在病毒,因此也可通過交配而傳染。
感染動物僅為馬屬動物,各種年齡、品種及性別的馬都易感。
本病流行特征,新發區傳播迅速,流行猛烈,發病率可高達60%~80%,但病死率低于5%以內。以秋末至初春多發。
3 臨床癥狀
潛伏期一般為1~3天,最短的12小時左右,最長的可達15天。《陸生動物衛生法典》規定,馬流感的潛伏期為5天,感染期為14天。
病馬表現為發熱,咳嗽,流水樣、灰白色黏液樣或黃白色的膿樣鼻汁。
4 病理變化
病變以上呼吸道(鼻、喉、氣管及支氣管)黏膜卡他性、充血性炎癥變化為主。致死性病例可見化膿性支氣管肺炎、間質性肺炎及胸膜炎病變,腸卡他性、出血性炎癥,心包和胸腔積液,心肌變性,肝、腎腫大變性。
5 診斷
5.1 根據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一步做實驗室診斷。
5.2 實驗室診斷
在國際貿易中,尚無指定診斷方法,替代診斷方法為血凝抑制試驗。
病原檢查:分離培養(通過雞胚和細胞培養分離感染病毒,前者更適合于病毒分離);血凝抑制試驗(可用于分離株定型);神經氨酸酶定型試驗(需特異性抗血清,一般實驗室難以進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用于檢測病毒抗原)。
血清學檢查:血凝抑制試驗;單向輻射溶血試驗。
病料采集:在臨床癥狀出現后應立即采取,樣品包括鼻咽拭子或鼻、氣管沖洗物。
5.3 鑒別診斷
應與馬傳染性鼻肺炎、馬病毒性動脈炎、馬傳染性支氣管炎相區別。
6 防治
發生本病時,嚴格隔離。藥物預防:用食醋在廄舍內熏蒸,或用大蒜汁滴鼻。平時預防接種馬流感雙價疫苗,第一年以3個月間隔接種2次,以后每年接種1次。
1 病原學
A型流感病毒為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屬成員,主要是 H7N7和H3N8兩個亞型。病毒特性見高致病性禽流感。
2 流行病學
患馬是主要傳染源,康復馬和隱性感染馬在一定時間內也能帶毒排毒。本病主要經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康復公馬精液中長期存在病毒,因此也可通過交配而傳染。
感染動物僅為馬屬動物,各種年齡、品種及性別的馬都易感。
本病流行特征,新發區傳播迅速,流行猛烈,發病率可高達60%~80%,但病死率低于5%以內。以秋末至初春多發。
3 臨床癥狀
潛伏期一般為1~3天,最短的12小時左右,最長的可達15天。《陸生動物衛生法典》規定,馬流感的潛伏期為5天,感染期為14天。
病馬表現為發熱,咳嗽,流水樣、灰白色黏液樣或黃白色的膿樣鼻汁。
4 病理變化
病變以上呼吸道(鼻、喉、氣管及支氣管)黏膜卡他性、充血性炎癥變化為主。致死性病例可見化膿性支氣管肺炎、間質性肺炎及胸膜炎病變,腸卡他性、出血性炎癥,心包和胸腔積液,心肌變性,肝、腎腫大變性。
5 診斷
5.1 根據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一步做實驗室診斷。
5.2 實驗室診斷
在國際貿易中,尚無指定診斷方法,替代診斷方法為血凝抑制試驗。
病原檢查:分離培養(通過雞胚和細胞培養分離感染病毒,前者更適合于病毒分離);血凝抑制試驗(可用于分離株定型);神經氨酸酶定型試驗(需特異性抗血清,一般實驗室難以進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用于檢測病毒抗原)。
血清學檢查:血凝抑制試驗;單向輻射溶血試驗。
病料采集:在臨床癥狀出現后應立即采取,樣品包括鼻咽拭子或鼻、氣管沖洗物。
5.3 鑒別診斷
應與馬傳染性鼻肺炎、馬病毒性動脈炎、馬傳染性支氣管炎相區別。
6 防治
發生本病時,嚴格隔離。藥物預防:用食醋在廄舍內熏蒸,或用大蒜汁滴鼻。平時預防接種馬流感雙價疫苗,第一年以3個月間隔接種2次,以后每年接種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