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番鴨的飼料怎樣配制
我國番鴨的飼養量也不斷增加,除南方諸省(福建、江西、浙江、廣東、廣西、湖南)飼養外,江蘇、貴州、四川、山東、河北等地也先后引進飼養。一般將肉番鴨的飼養期劃分為三個階段:從出殼到4周喂前期育雛料,5~8周喂中期生長料,9周~上市喂后期育肥料;和其他家禽一樣,日齡越大肉番鴨的營養需求越低。
1日糧原料
Mohamed等發現,用豆粕含量很高的配方(占50%)喂鴨時的代謝能值高于喂雞時的能值,分別為每千克2570千卡與2310千卡。胡美華等的試驗報告認為,在4~7周齡番鴨日糧中棉籽粕、菜籽粕的用量分別為10%較為適宜。鴨對菜籽粕中的毒素特別敏感,必須使用雙低品種:使用棉籽粕和花生粕時,應在使用前檢測黃曲霉毒素。所有家畜中雛鴨對黃曲霉毒素最敏感,而老齡鴨對毒素的耐受力則高于雛鴨;一般認為飼料中霉菌毒素低至25微克/千克,就會使鴨的死亡率增加并使鴨的肝臟損傷。
Martin等的研究表明,每千克日糧中米糠加入量為400克的代謝能值隨鴨的年齡增長而增加;但雞對米糠中油的代謝能力較差,紿雞飼喂同樣的日糧時所得代謝能值比鴨低得多。在高米糠粕日糧中添加酶制劑,具體作法是:在4~6周齡日糧中的用量達3l%,結果表明添加酶制劑(主要含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后,可提高番鴨的生產性能。如果鴨配方中粗脂肪水平超過4%,或者原料中含有酸敗的脂肪(如米糠),則建議在日糧中加入抗氧化劑。
木薯不受黃曲霉毒素的污染,用量高達60%時的使用效果都很好。血粉的粗蛋白含量高達80%,其賴氨酸豐富,但由于嚴重缺乏異亮氨酸,日糧中使用量以不超過2%為宜。羽毛粉含蛋白質高達85%,但消化率差,且嚴重缺乏蛋氨酸、賴氨酸、組氨酸和色氨酸,因此用量絕不可超過2.5%。
2日糧形態
顆粒飼料能明顯地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其容積小,能更好地保存營養物質,改善飼料的衛生品質和家禽的適口性。在采用顆粒料時應使用含粉量低于5%的優質顆粒,陳曉月建議番鴨0~3周齡飼料顆粒直徑小于1.5微米,4周齡后顆粒直徑3.5~4微米。但粒狀飼料在飼養時,應注意料槽內不可有粉料殘余,因為粒狀飼料經運輸所造成的粉料,可能含有大量礦物質。
給鴨飼喂粒料和破碎料可以提高生長速度與飼料效率,粉料也可以,但效率不高;解決方法之一是可以飼喂濕粉料,濕粉料應在飼喂前拌,而且水量加至足以使粉料形成“稠粥”狀,而不使它太濕。濕料的攪拌與運送可以實現自動化,因為在國外養豬行業中已很普遍,但在養鴨中目前還未見應用。
3營養標準推薦
對肉番鴨的營養需要量系統的推薦并不多,主要有我國的臺灣地區、法國INRA(1984)以及法國克里莫育種公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