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病(又名鱒魚腹水病)是由彈狀病毒引起的一種虹鱒魚傳染病。以出血性敗血癥為特征。本病流行于歐洲及北美,日本也有檢出的報道,致死率高,是魚類口岸檢疫的第一類檢疫對象。OIE將其列為需要向OIE申報的疫病。
1 病原學
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病病毒為彈狀病毒科粒外彈狀病毒屬成員。病毒對乙醚、氯仿、酸、堿敏感,對熱不穩定,在-20℃可保存數年。病毒感染細胞及其細胞病變只在pH 7.6~7.8的范圍內才能發生。在6~8℃病毒均可增殖,14℃最適宜。
2 流行病學
傳染源為病魚、帶毒魚及污染的水。通過病魚或帶毒魚的排泄物、卵子、精液等排出病毒,在水體中擴散傳播。病毒經魚鰓侵入魚體而感染。
感染動物為虹鱒等各種鮭鱒魚及少數非鮭科魚。不同年齡和品種均可感染,尤以1月魚易感,魚苗和親魚則較少發病。
該病主要流行于歐洲,以冬末春初和水溫6~12℃為流行季節,水溫上升到15℃以上,呈散發或不發生。
3 臨床癥狀
自然條件下本病潛伏期為7~25天。
因癥狀緩急及表現差異,分急性型、慢性型和神經型三種類型。
急性型:見于流行初期,表現體色發黑,眼球突出,眼和眼眶四周以及口腔上腭充血,鰓蒼白或呈花斑狀充血,肌肉和內臟有明顯出血點,肝、腎水腫、變性和壞死。發病快,死亡率高。
慢性型:病程長,見于流行中期。除體黑、眼突出外,腮腫脹、蒼白貧血,很少出血。肌肉和內臟可見出血。
神經型:多見于流行末期。表現運動異常,或靜止不動,或沉入水底,或旋轉運動,或狂游甚至跳出水面。剖檢一般無肉眼病變。發病率及死亡率低。
4 診斷
4.1 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一步做實驗室診斷。
4.2 實驗室診斷
實驗室診斷方法有:熒光抗體試驗、抗血清中和試驗或病毒分離培養。
5 防治
采用聚乙烯氮戊環酮碘劑(PVP)拌飼投喂,可降低死亡率,用量為每公斤魚每天用1.64~1.91克有效碘量,連喂15天。嚴格執行檢疫制度,要求水源、引入飼養的魚卵和魚體不帶病毒;一經發現患病,必須銷毀所有受感染及疑似受感染的氳對養魚設施進行徹底消毒。
1 病原學
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病病毒為彈狀病毒科粒外彈狀病毒屬成員。病毒對乙醚、氯仿、酸、堿敏感,對熱不穩定,在-20℃可保存數年。病毒感染細胞及其細胞病變只在pH 7.6~7.8的范圍內才能發生。在6~8℃病毒均可增殖,14℃最適宜。
2 流行病學
傳染源為病魚、帶毒魚及污染的水。通過病魚或帶毒魚的排泄物、卵子、精液等排出病毒,在水體中擴散傳播。病毒經魚鰓侵入魚體而感染。
感染動物為虹鱒等各種鮭鱒魚及少數非鮭科魚。不同年齡和品種均可感染,尤以1月魚易感,魚苗和親魚則較少發病。
該病主要流行于歐洲,以冬末春初和水溫6~12℃為流行季節,水溫上升到15℃以上,呈散發或不發生。
3 臨床癥狀
自然條件下本病潛伏期為7~25天。
因癥狀緩急及表現差異,分急性型、慢性型和神經型三種類型。
急性型:見于流行初期,表現體色發黑,眼球突出,眼和眼眶四周以及口腔上腭充血,鰓蒼白或呈花斑狀充血,肌肉和內臟有明顯出血點,肝、腎水腫、變性和壞死。發病快,死亡率高。
慢性型:病程長,見于流行中期。除體黑、眼突出外,腮腫脹、蒼白貧血,很少出血。肌肉和內臟可見出血。
神經型:多見于流行末期。表現運動異常,或靜止不動,或沉入水底,或旋轉運動,或狂游甚至跳出水面。剖檢一般無肉眼病變。發病率及死亡率低。
4 診斷
4.1 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一步做實驗室診斷。
4.2 實驗室診斷
實驗室診斷方法有:熒光抗體試驗、抗血清中和試驗或病毒分離培養。
5 防治
采用聚乙烯氮戊環酮碘劑(PVP)拌飼投喂,可降低死亡率,用量為每公斤魚每天用1.64~1.91克有效碘量,連喂15天。嚴格執行檢疫制度,要求水源、引入飼養的魚卵和魚體不帶病毒;一經發現患病,必須銷毀所有受感染及疑似受感染的氳對養魚設施進行徹底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