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的病毒性肝炎
雛鴨病毒性肝炎是雛鴨的一種急性高度致死性傳染病,該病的主要特征是發病急、傳播快、發病率高、致死率高。
[ 病原 ] 本病的病原為鴨肝炎病毒,屆小RNA病毒科成員。已報道鴨肝炎病毒有1、2、3三個血清型,而國內外所報道的雛鴨病毒性肝炎絕大多數是由1型肝炎病毒引起,另外還可能存在1型肝炎病毒變異株。在英格蘭曾有過2型雛鴨肝炎病毒的報道,但經過實驗可能為星狀病毒。3型肝炎僅在美國有正式報道。
[流行病學特點] 1.1型鴨肝炎主要發生于雛鴨,臨床上以10日齡左右為高發階段,一旦發病則可在鴨群中迅速傳播,死廣率20%~60%不等,個別鴨群可高達90%左右。人工感染潛伏期短至24小時左右,死亡多集中發生于24~96/J、時。2.2型鴨肝炎僅在英國有散發,而且自1980年代中期以后未再發生。3.3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稍低,臨床上死亡率往往不超過30%,人工感染的死亡率更低。
[臨床癥狀] 雛鴨病毒性肝炎的臨床上表現為病程短、發病急、死亡快等特點,臨床上往往在短時間內出現大批雛鴨死亡。感染雛鴨首先表現為精神沉郁,行動遲緩,跟不上群,然后出現蹲伏或側臥,隨后出現陣發性抽搐。大部分雛鴨在出現抽搐后數分鐘或幾小時內死亡,死亡鴨多呈角弓反張姿勢。
[剖檢病變] 雛鴨病毒性肝炎的病變主要表現為肝臟腫大,表面有出血點和出血斑,嚴重時刷狀出血腎臟輕度腫大、出血.
診斷
1.臨床診斷 根據該病的主要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特征一一發病急、死亡快、死亡時間集中以及肝臟有明顯的出血點或出血斑等即可做出初步診斷?!?/p>
2.實驗室診斷
(1)病毒的分離鑒定 取病死鴨肝臟等病料經過無菌處理后經尿囊腔接種9~12日齡無母源抗體鴨胚或雞胚,經過3~5次傳代后可穩定地致死胚,并可進一步采用血清中和試驗、免疫熒光抗體技術等鑒定病毒。
(2)動物接種 取l~7日齡無母源抗體的易感雛鴨分為兩組,其中一組經皮下注射I~2ml鴨肝炎高免血清或卯黃抗體,24小時后,兩組同時接種經過無菌處理的病料懸液或分離到的病毒,注射抗體組80%一100%存活,而未免疫組80%~100%發病死亡。應注意的是從自然感染病鴨分離到的鴨肝炎病毒在回歸試驗時往往致病率較低,甚至不發病。
3、類癥鑒別 臨床上對雛鴨病毒性肝炎的診斷應注意與以下兩種病相區別:
(1)雛鴨煤氣(一氧化碳)中毒 多發生于雛鴨舍燒煤取暖而通風措施不良,而且多發于晚間。主要表現雛鴨大批量死亡,離取暖爐越近死亡越多,剖檢死亡鴨可見血液凝固不良、鮮紅。
(2)急性藥物中毒 養鴨生產中偶爾可出現用藥不當或用藥量嚴重超標導致大批雛鴨急性藥物中毒死亡。藥物中毒病例的肝臟一般不出現明顯的出血點和出血斑,可能表現為肝臟淤血,腸粘膜充血和出血。需要進行回顧性調查和飼養對比試驗加以驗證。
[防制措施]
1.主動免疫 對于無母源抗體(即種鴨在開產前未接種疫苗)的雛鴨,在1—3日齡用鴨肝炎弱毒疫苗進行免疫1次(滴口、飲水),可有效地防止本病的發生(注射的效果不好)。
2.被動免疫
(1)、免疫種鴨 種鴨在開產前間隔15天左右接種兩次鴨肝炎疫苗,之后隔3—4個月加強免疫1次,可以保證雛鴨具有較高的母源抗體,獲得較好的保護。但是對于病毒污染比較嚴重的鴨場,10日齡以后的雛鴨仍有部分可能被感染,應考慮避開母源抗體的高峰期加強免疫或注射高免卵黃或血清。
(2)、注射高免血清或卵黃 對于發病鴨群可緊急注射高免卵黃或血清來控制疫情,每羽1.0~1,5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