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皮動物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較強,只要飼養合理、管理得當、衛生等條件較好,很少發生疾病。但由于家養獸群的迅速擴大,人為提供的條件不一,目前確有不少疾病發生。按照毛皮動物的特點及疾病發生流行的規律,從生產實際出發,在加強飼養管理、注意獸醫衛生監督的基礎上,切實做好毛皮動物的檢疫、免疫預防接種、隔離、封鎖、消毒、殺蟲滅鼠等常規性工作,采取綜合性防治措施,以達到防止疾病發生、流行的目的。為了保證毛皮動物飼養業的發展,廣大飼養者應該遵照"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原則,對惡性傳染病必須重點預防;對一般性疾病應加強飼料、飲水衛生管理,對獸群加強飼養,提高機體抗病力。
1 把好飼養關
調整飼料營養,添加適量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并保證飼料品質,防止營養缺乏病、寄生蟲病或中毒病的發生。動物性飼料應符合以下要求:飼料不得來源于疫區,特別要注意對炭疽、布氏桿菌病、土拉菌病、李氏桿菌病、鉤端螺旋體病和犬瘟熱等進行檢查;剔除有毒的、腐敗的飼料,飼喂、加工后剩余的飼料應冷藏保存,當天或隔日用完,食盆中的剩料應棄之不用。脂肪含量高的動物性飼料應防止酸敗、氧化,以防毛皮動物發生黃脂肪病;牛、羊、豬胚胎不能生喂,以防止布氏桿菌感染;動物的頭、骨架和內臟等要高壓煮熟后飼喂;植物性飼料要剔除霉爛的部分,清除雜質和異物,以防引起中毒;飲水要符合衛生標準,以免引起胃腸疾病。
2 加強獸醫管理制度,做好衛生消毒工作
2.1 經常對飼料加工及飼喂用具消毒,用清水沖洗干凈后,用5%碳酸鈉溶液浸泡30分鐘,再用清水洗凈。
2.2 毛皮獸場內不準隨意參觀,非生產人員嚴禁入內。生產區門口應設有消毒槽,進行鞋底消毒。每年在配種前、產仔前和取皮后,進行3次全場性預防消毒。
2.3 動物尸體應在專用的室內剖檢,剖檢后要在焚尸爐內焚燒或深埋處理;剖檢場地和用具每次使用后,應徹底清掃消毒;污物用柴油焚燒深埋。
2.4 嚴防貓、狗等動物進入飼養場,在場內飼養的護衛狗必須嚴格檢疫并進行防疫。
2.5 定期檢疫。例如水貂阿留申病,每年應做2次免疫電泳試驗,1次在選定種獸時,1次在配種前。將陽性患獸隔離飼養,到打皮期淘汰。只有雙親都呈陰性的幼獸才能作種用。引進種獸時應隔離觀察,陰性者方可合群。
3 把好引種關
不要在疫區引種,對新調入場的毛皮動物應隔離觀察2周以上,觀察體溫、精神狀態、糞便、飲食情況是否正常;特別要檢查布氏桿菌病、水貂阿留申病,確認陰性后方可進入飼養場或進行配種。
4 做好免疫預防工作
4.1 預防接種 預防接種是指在傳染病尚未發生時,為了預防其發生而采取的計劃性免疫接種。
對疫區或受威脅地區的家畜和野生動物應進行狂犬病預防接種,接種方法按使用說明書進行。
4.2 緊急接種 緊急接種是指在發生傳染病時,為了迅速控制和撲滅疫病,對疫區和受威脅地區的未發病動物群進行的一種免疫接種。從理論上講,緊急接種應先使用免疫血清,1~2周后再注射疫苗;但在實踐中,常因免疫血清供應較困難,所以,對受威脅地區動物常直接注射疫苗,而對疫區未發病動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使用疫苗直接免疫。
4.3 藥物預防 藥物預防是指利用特定的藥物預防動物群體特定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的一種非特異性方法。實踐表明,有些毛皮獸傳染病至今尚無有效的疫苗用于免疫預防,有些疫苗的免疫效果仍不理想,而使用一些高效的抗菌藥物則可預防某些特定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發生與流行,而且還可獲得增重和增產的效果。然而,在使用藥物添加劑作動物群體預防時,應嚴格掌握藥物劑量、使用時間和方法。
5 發生疫情時做好隔離、封鎖和消毒
5.1 隔離 當動物發生疫病時,根據診斷、檢疫結果分為患病群、疑似感染群和假定健康群3類,并分別進行隔離飼養觀察,以便于控制傳染源蔓延擴散。
5.2 封鎖 當發生烈性、傳播迅速、危害嚴重的傳染病(炭疽、犬瘟熱等)時,為將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圍,應劃定疫區,并采取封鎖措施,以保證疫區以外受威脅地區的動物不被侵襲。然后針對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動物3個環節采取相應的措施,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封鎖解除后,一些處于康復期的毛皮動物是不許外運或出售的;因為有些疫病的帶毒期較長,易于擴散傳染(如細小病毒病)。
5.3 消毒 消毒是消除或殺滅傳染源排放于環境中病原體的一種措施,是切斷傳染病傳播途徑、阻止疫病蔓延流行的重要手段。籠舍、墊草、用具等,置于太陽光下照射可殺滅病原體,例如結核桿菌經3~5小時日光照射即被殺滅。籠舍、金屬器具、尸體等可用噴燈進行火焰消毒,此法簡便,消毒徹底。對玻璃器皿和金屬工具,于干燥箱內保持160℃2小時可殺死病原體。工作服可在水中加入1%碳酸鈉或0.5%碳酸鉀進行煮沸消毒。病料、敷料、手術用具及工作服等,可置于高壓滅菌器中,加壓至15磅,保持30分鐘,可殺死任何病原體。
目前國外養獸場用冷藏車改裝成福爾馬林蒸汽室,對容積大的工具如撲獸網、提獸手套、掃帚、工作服等進行消毒,1次至少可消毒300個水貂窩箱,也可用福爾馬林和高錳酸鉀熏蒸消毒。
6 殺蟲和滅鼠
蚊、蠅、蜱等節肢動物和鼠類動物均是毛皮獸多種疫病和人、獸共患疾病的傳染媒介或自然宿主,所以,殺蟲、滅鼠是毛皮動物飼養場防止多種疫病發生的重要手段。
6.1 殺蟲 利用化學藥物殺蟲效果十分明顯,但也應重視其污染的副作用,以免引起毛皮獸中毒。
6.2 滅鼠 鼠類不僅損壞物品、污染飼料、啃咬新生仔獸,而且傳播土拉菌病、布氏桿菌病、鉤端螺旋體病等多種傳染病,是重要的傳播媒介和自然宿主;因此,滅鼠是疫病防制措施中的重要內容乙滅鼠方法有器械滅鼠法和藥物滅鼠法,藥物滅鼠法在毛皮動物飼養場內應慎重應用,因為食肉類毛皮動物既能食鼠,又對毒餌十分敏感,極易發生中毒。
7 介紹幾種常用消毒藥
7.1 漂白粉 常用其對水源、墻壁、地面、垃圾、糞便的消毒。濃度為10%~20%。
7.2 石灰乳劑 干粉用于通道口的消毒,乳劑用于地面、垃圾的消毒。濃度為20%,每平方米約需2000mL。因其不穩定,應現用現配。
7.3 苛性鈉(氫氧化鈉) 除了金屬籠具以外,均可用其3%~5%的熱水溶液進行消毒,如果再加入5%的食鹽,可增加對病毒和炭疽芽胞的殺傷力。
7.4 來蘇兒(煤酚皂溶液) 常用其2%~3%的水溶液對地面、排泄物、器械及手的消毒。對結核桿菌殺傷力強,但對病毒和真菌的消毒效果不佳。水貂對酚類敏感,故應慎用。
7.5 高錳酸鉀 常用其0.5%~1%的水溶液對飼料機具、水具、食具和某些飼料的消毒。因其易于分解失效,故應現用現配。
7.6 福爾馬林(40%的甲醛溶液) 常用其1%~2%的水溶液對籠舍、工具和排泄物消毒,其5%~10%的溶液可以固定和保存動物標本。
7.7 碳酸鈉 可用其對飼料加工機具、水具、食具及窩箱進行消毒,其消毒效果隨溫度高低而不同,2%溶液62℃5分鐘能殺死結核桿菌,5%溶液80℃10分鐘能殺死炭疽病菌的芽胞。
7.8 雷佛努爾 主要殺滅化膿性球菌,對組織無刺激性,常用其2%~3%的水溶液做外傷消毒。
7.9 雙氧水(過氧化氫水溶液) 常用3%水溶液對深部膿腔消毒。
1 把好飼養關
調整飼料營養,添加適量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并保證飼料品質,防止營養缺乏病、寄生蟲病或中毒病的發生。動物性飼料應符合以下要求:飼料不得來源于疫區,特別要注意對炭疽、布氏桿菌病、土拉菌病、李氏桿菌病、鉤端螺旋體病和犬瘟熱等進行檢查;剔除有毒的、腐敗的飼料,飼喂、加工后剩余的飼料應冷藏保存,當天或隔日用完,食盆中的剩料應棄之不用。脂肪含量高的動物性飼料應防止酸敗、氧化,以防毛皮動物發生黃脂肪病;牛、羊、豬胚胎不能生喂,以防止布氏桿菌感染;動物的頭、骨架和內臟等要高壓煮熟后飼喂;植物性飼料要剔除霉爛的部分,清除雜質和異物,以防引起中毒;飲水要符合衛生標準,以免引起胃腸疾病。
2 加強獸醫管理制度,做好衛生消毒工作
2.1 經常對飼料加工及飼喂用具消毒,用清水沖洗干凈后,用5%碳酸鈉溶液浸泡30分鐘,再用清水洗凈。
2.2 毛皮獸場內不準隨意參觀,非生產人員嚴禁入內。生產區門口應設有消毒槽,進行鞋底消毒。每年在配種前、產仔前和取皮后,進行3次全場性預防消毒。
2.3 動物尸體應在專用的室內剖檢,剖檢后要在焚尸爐內焚燒或深埋處理;剖檢場地和用具每次使用后,應徹底清掃消毒;污物用柴油焚燒深埋。
2.4 嚴防貓、狗等動物進入飼養場,在場內飼養的護衛狗必須嚴格檢疫并進行防疫。
2.5 定期檢疫。例如水貂阿留申病,每年應做2次免疫電泳試驗,1次在選定種獸時,1次在配種前。將陽性患獸隔離飼養,到打皮期淘汰。只有雙親都呈陰性的幼獸才能作種用。引進種獸時應隔離觀察,陰性者方可合群。
3 把好引種關
不要在疫區引種,對新調入場的毛皮動物應隔離觀察2周以上,觀察體溫、精神狀態、糞便、飲食情況是否正常;特別要檢查布氏桿菌病、水貂阿留申病,確認陰性后方可進入飼養場或進行配種。
4 做好免疫預防工作
4.1 預防接種 預防接種是指在傳染病尚未發生時,為了預防其發生而采取的計劃性免疫接種。
對疫區或受威脅地區的家畜和野生動物應進行狂犬病預防接種,接種方法按使用說明書進行。
4.2 緊急接種 緊急接種是指在發生傳染病時,為了迅速控制和撲滅疫病,對疫區和受威脅地區的未發病動物群進行的一種免疫接種。從理論上講,緊急接種應先使用免疫血清,1~2周后再注射疫苗;但在實踐中,常因免疫血清供應較困難,所以,對受威脅地區動物常直接注射疫苗,而對疫區未發病動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使用疫苗直接免疫。
4.3 藥物預防 藥物預防是指利用特定的藥物預防動物群體特定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的一種非特異性方法。實踐表明,有些毛皮獸傳染病至今尚無有效的疫苗用于免疫預防,有些疫苗的免疫效果仍不理想,而使用一些高效的抗菌藥物則可預防某些特定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發生與流行,而且還可獲得增重和增產的效果。然而,在使用藥物添加劑作動物群體預防時,應嚴格掌握藥物劑量、使用時間和方法。
5 發生疫情時做好隔離、封鎖和消毒
5.1 隔離 當動物發生疫病時,根據診斷、檢疫結果分為患病群、疑似感染群和假定健康群3類,并分別進行隔離飼養觀察,以便于控制傳染源蔓延擴散。
5.2 封鎖 當發生烈性、傳播迅速、危害嚴重的傳染病(炭疽、犬瘟熱等)時,為將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圍,應劃定疫區,并采取封鎖措施,以保證疫區以外受威脅地區的動物不被侵襲。然后針對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動物3個環節采取相應的措施,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封鎖解除后,一些處于康復期的毛皮動物是不許外運或出售的;因為有些疫病的帶毒期較長,易于擴散傳染(如細小病毒病)。
5.3 消毒 消毒是消除或殺滅傳染源排放于環境中病原體的一種措施,是切斷傳染病傳播途徑、阻止疫病蔓延流行的重要手段。籠舍、墊草、用具等,置于太陽光下照射可殺滅病原體,例如結核桿菌經3~5小時日光照射即被殺滅。籠舍、金屬器具、尸體等可用噴燈進行火焰消毒,此法簡便,消毒徹底。對玻璃器皿和金屬工具,于干燥箱內保持160℃2小時可殺死病原體。工作服可在水中加入1%碳酸鈉或0.5%碳酸鉀進行煮沸消毒。病料、敷料、手術用具及工作服等,可置于高壓滅菌器中,加壓至15磅,保持30分鐘,可殺死任何病原體。
目前國外養獸場用冷藏車改裝成福爾馬林蒸汽室,對容積大的工具如撲獸網、提獸手套、掃帚、工作服等進行消毒,1次至少可消毒300個水貂窩箱,也可用福爾馬林和高錳酸鉀熏蒸消毒。
6 殺蟲和滅鼠
蚊、蠅、蜱等節肢動物和鼠類動物均是毛皮獸多種疫病和人、獸共患疾病的傳染媒介或自然宿主,所以,殺蟲、滅鼠是毛皮動物飼養場防止多種疫病發生的重要手段。
6.1 殺蟲 利用化學藥物殺蟲效果十分明顯,但也應重視其污染的副作用,以免引起毛皮獸中毒。
6.2 滅鼠 鼠類不僅損壞物品、污染飼料、啃咬新生仔獸,而且傳播土拉菌病、布氏桿菌病、鉤端螺旋體病等多種傳染病,是重要的傳播媒介和自然宿主;因此,滅鼠是疫病防制措施中的重要內容乙滅鼠方法有器械滅鼠法和藥物滅鼠法,藥物滅鼠法在毛皮動物飼養場內應慎重應用,因為食肉類毛皮動物既能食鼠,又對毒餌十分敏感,極易發生中毒。
7 介紹幾種常用消毒藥
7.1 漂白粉 常用其對水源、墻壁、地面、垃圾、糞便的消毒。濃度為10%~20%。
7.2 石灰乳劑 干粉用于通道口的消毒,乳劑用于地面、垃圾的消毒。濃度為20%,每平方米約需2000mL。因其不穩定,應現用現配。
7.3 苛性鈉(氫氧化鈉) 除了金屬籠具以外,均可用其3%~5%的熱水溶液進行消毒,如果再加入5%的食鹽,可增加對病毒和炭疽芽胞的殺傷力。
7.4 來蘇兒(煤酚皂溶液) 常用其2%~3%的水溶液對地面、排泄物、器械及手的消毒。對結核桿菌殺傷力強,但對病毒和真菌的消毒效果不佳。水貂對酚類敏感,故應慎用。
7.5 高錳酸鉀 常用其0.5%~1%的水溶液對飼料機具、水具、食具和某些飼料的消毒。因其易于分解失效,故應現用現配。
7.6 福爾馬林(40%的甲醛溶液) 常用其1%~2%的水溶液對籠舍、工具和排泄物消毒,其5%~10%的溶液可以固定和保存動物標本。
7.7 碳酸鈉 可用其對飼料加工機具、水具、食具及窩箱進行消毒,其消毒效果隨溫度高低而不同,2%溶液62℃5分鐘能殺死結核桿菌,5%溶液80℃10分鐘能殺死炭疽病菌的芽胞。
7.8 雷佛努爾 主要殺滅化膿性球菌,對組織無刺激性,常用其2%~3%的水溶液做外傷消毒。
7.9 雙氧水(過氧化氫水溶液) 常用3%水溶液對深部膿腔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