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鴨的主要疾病癥狀與防治
1禽流感 本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番鴨發病率較高、危害性較大,一年四季均可發生。
1.1主要癥狀 體溫升高,精神沉郁;頭部腫大、流淚,羽毛松亂,呼吸困難;胸肌、腿肌、心外膜、腺胃與肌胃黏膜、十二指腸黏膜等處出血;胰、肝、脾和腎有灰黃色壞死灶;泄殖腔充血出血和壞死,典型病變是淋巴濾泡的環狀增生。
1.2防治方法 嚴禁從禽流感疫區引進鴨苗防止病原入侵。疑似病鴨應盡快隔離送檢確診。帶鴨消毒可使用消毒劑。接種禽流感滅活油乳劑疫苗。使用禽流感特效藥進行預防或早期治療。肌肉注射新瘟疫抗體。適當使用抗感染及抗應激藥物,有條件的可肌肉注射干擾素和白介質素等,每羽0.8—1.0毫升,隔2~3天注射1次,連用2~3次。 2雛鴨病毒性肝炎 本病由濾過性病毒引起,是一種傳播迅速、死亡率高的烈性傳染病,病毒主要侵害3周齡以內的雛鴨,死亡率達100%。
2.1主要癥狀 幼鴨多突然發病,精神萎靡、縮頸拱背、腳軟、站立不穩,離群、眼睛半睜半閉呈嗜眠狀態。有些病鴨排青綠色或白色液狀稀糞,后期運動失調。死前呈角弓反張。肝臟腫大質脆容易撕裂呈土黃色(首次感染10日齡內的占半數以上),肝表面有大小不等的深紫色出血點的斑狀條紋或壞死灶;膽囊腫大、膽汁稀薄;脾、腎有不同程度的腫大、充血及出血等。
2.2防治方法 1日齡雛鴨用鴨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免疫注射后5天可產生較強免疫力。應用蛋黃或血清抗體防治,雛鴨于出殼3天,腿部皮下注射蛋黃或血清抗體液0.5~1.0毫升,初發病鴨立即注射1-2毫升能起到預防和治療作用;重病鴨隔12-36小時重復注射1次,治愈率達95%左右。輔助治療可在飼料中加入“病毒靈”(呋喃唑酮)1.5-2.0克/千克;或在飲水(飼料)中加入氟哌酸粉0.10%—0.25%,連喂3天。
3番鴨細小病毒病 本病由細小病毒引起,是雛番鴨的一種急性傳染病。病理變化是纖維素性腸炎、胰臟呈點狀壞死,以3周齡內的雛番鴨多發,最早是3日齡發病。病鴨張口呼吸、喘氣,消瘦、拒食、蹲伏,十二指腸內容物呈松散栓子狀,表層有脫落的黏膜附著。
1日齡用番鴨二聯苗每羽皮下注射1頭份。發病鴨每羽肌肉注射番鴨二聯高免血清1~2毫升,可適當加入氨芐青霉素或慶大霉素等抗菌類藥以防繼發感染.
4鴨漿膜炎 本病是由鴨疫里默氏桿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發生在5周齡內的雛鴨,病鴨是本病的傳染源。健康鴨通過呼吸道、消化道感染,此外腳蹼創口也是重要的感染途徑,低洼潮濕場地的鴨群尤易發病。病鴨行走不穩甚至癱瘓,排綠色或白色稀糞。剖檢呈心包炎、肝周炎和氣囊炎。
口服土霉素等進行治療。 5番鴨花肝病 該病以番鴨的肝臟出現花斑樣病灶為特征,具有發病快、病程短、傳播迅速、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等特點。最早可見于7日齡的雛番鴨,通常多見于10—25日齡的番鴨群,發病率最高達100%,病死率通常在30%以上上。有的感染嚴重的全群死亡。
5.1主要癥狀 急性死亡病例往往看不到明顯癥狀,病程稍長的可見病番鴨精神倦怠、羽毛蓬松、直立無光澤,全身乏力、腳軟,呼吸急促,瀕死番鴨全身震顫臥地不起最后衰竭死亡。病程一般為2天左右。病變的肝臟出現灰白色斑樣病灶,病灶大小不一自針尖至米粒大小,邊緣不整齊、無光澤。脾臟腫大呈黑紫色斑點狀。胰腺蒼白、表面有白色細小斑點,形狀呈圓形較規則。
5.2防治方法主要采用疫苗接種和加強飼養管理的綜合性防治措施,①1-3日齡每羽肌肉注射鴨花肝滅活疫苗0.2-0.3毫升或5日齡前后每羽雛番鴨肌肉或頸部皮下注射0.5毫升;②治療采用番鴨花肝病高免蛋黃液,同時配合免疫增強劑多維素和廣譜抗生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