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提高肉雞育成率
怎么提高肉雞成活率:
放養提高雞體免疫力:把脫溫雞放到遠離人口密集區、工廠區、飼養場等半年未放過雞的林果等山地散養,雞在幽靜的林果等山地上自由活動,曬太陽,泥沙浴,采食天然餌料,如昆蟲、白蟻、青草等,增加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做到按時接種疫苗免疫,提高抗病能力,減少疫病感染,降低死亡率,提高成活率;但對公雞要適時去勢,公雞個體比項雞重一倍,產值大,盈利多,但必須去勢,才能適應消費者的需求。
公雞去勢一般在其開啼一星期后進行。去勢方法是閹割。閹割前12小時最好只喂水,使腸道排空,減少閹割時流糞。去勢選擇晴天早上進行,可減少傷口感染,提高成活率,使育成率達到98%以上。
加強日常飼養管理1日齡~3日齡33℃~35℃,4日齡~7日齡32℃,第二周29℃~32℃,第三周26℃~29℃,4周齡后18℃~25℃。適宜的濕度有利于肉雞健康生長,相對濕度以0周齡~2周齡65%~70%、3周齡后55%~60%為宜。
實行低密度飼養,目的在于提高肉雞的均勻度和出欄率,推薦每平方米飼養密度為第一周30~40只,第二周20只~30只,第三周15只~20只,第四周10只~15只,5周齡后6只~10只。為了降低猝死癥、腹水癥和腿病的發生率,中雞期應適當限制光照,其程序為1日齡~3日齡24小時,4日齡~6日齡23小時,7日齡~42日齡16小時,43日齡至出欄23小時。
加強通風換氣,防止舍內有害氣體超標,影響肉雞生長發育,這一點在冬季尤為重要。墊料要保持干燥、清潔、衛生,如潮結、發霉應及時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