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小说-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久久久久免费-久久久久毛片成人精品-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费-亚洲在线中文字幕2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章 » 疾病診治 » » 正文

豬附紅細胞體病防治措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06-01  來源:中國獸藥114網  作者:信風  瀏覽次數:185

豬附紅細胞體病防治措施

概 述 豬附紅細胞體病(Swine eperythrozoonosis)是由立克次氏體目中的附紅細胞體引起豬的一種以急性黃疸性貧血和發熱為特征的傳染病。又稱為黃疸性貧血、類邊蟲病、赤獸體病或紅皮病。本病于1932年首次在印度報道,目前本病廣泛分布于北美洲、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呈全世界分布。1972年在我國江蘇省南部報道豬紅皮病,后來被證實為豬附紅細胞體病。隨著我國規模化養豬業的發展,疾病的復雜程度加大,豬附紅細胞體病也成為養豬生產中的突出問題,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該病的流行和發生越來越嚴重,在廣東、河北、河南、山東等十幾個省、市均有該病發生的報道,給我國的養豬業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成為養豬生產中的常發病和繼發病。

病 原

豬附紅細胞體(Eperythrozoon)屬于立克次體目(Rickettsiales)、無漿體科(Anaplasmataceae)、附紅細胞體屬(Eperythrozoon)成員,是一種多形態微生物,多呈環形、球形和橢圓形,少數呈桿狀、月牙狀、頓號形、串珠狀等不同形態。平均直徑為0.2~2.5μm,單獨、成對或成鏈狀附著于紅細胞表面。在電鏡下,豬附紅細胞體呈圓盤狀,有一層膜包被,無明顯的細胞壁和細胞核結構,在胞漿膜下有直徑為lOnm的微管,有類核糖體顆粒。暗視野和相差顯微鏡下,在水浸片或血漿中可見到附紅細胞體做進退、曲伸、多方向扭轉等自由運動。附紅細胞體對苯胺色素易著色,革蘭氏染色陰性,姬姆薩染色呈淡紅或紫紅色,瑞氏染色為淡藍色。在紅細胞上以二分裂方式進行增殖。迄今尚無法在非細胞培養基上培養附紅細胞體。

附紅細胞體對干燥和化學藥品比較敏感,0.5%石炭酸于37℃經3h可將其殺死,一般常用濃度的消毒藥在幾分鐘內即可將其殺死;豬附紅細胞體可耐低溫,在加15%甘油的血液中于-37℃感染力可保存80天;在加枸櫞酸鹽的抗凝血中,置5℃能保存15天,在脫纖血中-30℃保存83天仍有感染力,凍干保存可存活2年。

流行病學

豬附紅細胞體只感染家養豬,不感染野豬。各種品種、性別、年齡的豬均易感,但以仔豬和母豬多見,其中哺乳仔豬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被閹割后幾周的仔豬尤其容易感染發病。豬附紅細胞體在豬群中的感染率很高,可達90%以上。

病豬和隱性感染帶菌豬是主要傳染源。隱性感染帶菌豬在有應激因素存在時,如飼養管理不良、營養不良、溫度突變、并發其他疾病等,可引起血液中附紅細胞體數量增加,出現明顯臨診癥狀而發病。耐過豬可長期攜帶該病原,成為傳染源。豬附紅細胞體可通過接觸、血源、交配、垂直及媒介昆蟲(如蚊子)叮咬等多種途徑傳播。動物之間可通過舔傷口、互相斗咬或喝血液污染的尿液以及被污染的注射器、手術器械等媒介物而傳播;交配或人工授精時,可經污染的精液傳播;感染母豬能通過子宮、胎盤使仔豬受到感染。

豬附紅細胞體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但多發生于夏、秋和雨水較多的季節,以及氣候易變的冬、春季節。氣候惡劣、飼養管理不善、疾病等應激因素均能導致病情加重,疫情傳播面積擴大,經濟損失增加。豬附紅細胞體病可繼發于其他疾病,也可與一些疾病合并發生。

臨床癥狀

豬感染附紅細胞體后,多呈隱性經過,當疾病、飼養管理不善等應激因素引起豬群抵抗力下降時暴發本病。潛伏期一般為6~10天。

1.仔豬 仔豬感染發病后癥狀明顯,常呈急性經過,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急性期主要表現為皮膚黏膜蒼白和黃疸,其中小于5日齡的仔豬主要表現為皮膚蒼白和黃疸;4周齡豬則以貧血為主,偶爾可見黃疸。病豬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或廢絕、反應遲鈍、步態不穩、消化不良。高熱達42℃,四肢特別是耳廓邊緣發紺,耳廓邊緣的淺至暗紅色是其特征性癥狀。有的可見整個耳廓、尾及四肢末端明顯發紺。當感染持續的時間較長或發生持續感染時,耳廓邊緣甚至耳廓可能發生壞死。耐過仔豬往往生長不良而成僵豬,并可能再次發生感染。慢性附紅細胞體病豬表現為消瘦、蒼白,有的出現蕁麻疹型或病斑型變態反應,一般在腹部皮下可見出血點。

2.育肥豬 感染后呈典型的溶血性黃疸,貧血癥狀較少見。常見皮膚潮紅,毛孔處有針尖大小的微細紅斑,尤其以耳部皮膚明顯,體溫升高達40℃以上。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下降。死亡率較低。

3.母豬 呈急性或慢性經過。感染常見于臨產母豬或分娩后3~4天。急性期母豬表現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持續高熱達42℃,貧血,黏膜蒼白,乳房或外陰水腫可持續1~3天,產奶量下降。感染母豬可發生繁殖障礙,表現為早產、產弱仔和死胎。母豬的受胎率降低,不發情或發情期不規律。

病理變化

剖檢病變有黃疸和貧血,全身皮膚黏膜、脂肪和臟器顯著黃染,常呈泛發性黃疸。全身肌肉色澤變淡,血液稀薄呈水樣,凝固不良。全身淋巴結腫大,潮紅、黃染、切面外翻,有液體滲出。胸腹腔及心包積液。肝臟腫大、質脆,細胞呈脂肪變性,呈土黃色或黃棕色。膽囊腫大,含有濃稠的膠凍樣膽汁。脾腫大,質軟而脆。腎腫大、蒼白或呈土黃色,包膜下有出血斑。膀胱黏膜有少量出血點。肺腫脹,淤血水腫。心外膜和心冠脂肪出血黃染,有少量針尖大出血點,心肌蒼白松軟。軟腦膜充血,腦實質松軟,上有針尖大的細小出血點,腦室積液。

組織學病變表現為肝實質灶狀壞死,有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浸潤,肝小葉間膽管擴張,有含鐵血黃素沉著。脾小體中央動脈擴張充血,濾泡纖維素增生。肺間質水腫,肺泡壁增厚、毛細血管充血、有淋巴細胞浸潤。腎小球囊腔變窄,內有紅細胞和纖維素滲出。腎曲小管變性壞死。心肌變性。腦血管內皮細胞腫脹、周圍間質增寬、有漿液性及纖維素性滲出。腦軟膜充血、出血,有大量白細胞堆積,其中以小腦最為嚴重。

診斷鑒別

根據流行病學、臨診癥狀和病理變化可以對本病做出初步診斷,但確診需進行實驗室診斷。

1.流行病學特點 主要發生于夏秋溫熱和雨水較多的吸血昆蟲出沒頻繁的季節;各種年齡的豬均可感染發病,且以仔豬發病率和死亡率高,仔豬多發生于閹割后幾周;同群中個體較大的常先發病,個體小的后發病;母豬多發生于臨產母豬或分娩后3~4天;氣候惡劣、飼養管理不善、疾病等應激因素誘發本病,并可使病情加重,疫情傳播面積擴大。

2.臨診要點 仔豬感染后多為急性經過,出現黃疸、貧血、高熱;育肥豬感染后以典型的黃疸多見,貧血癥狀較少見;病豬耳部先變為紫紅色,隨后全身潮紅或為紫紅色,即所謂的“紅皮豬”等為特征性臨診癥狀;感染母豬可見高熱達42℃,貧血,乳房和外陰水腫及產死胎、弱仔等繁殖障礙癥狀。

3.剖檢病變診斷要點 以全身皮膚、黏膜、脂肪顯著黃染;心、肝、脾、肺、腎水腫、黃染;腹腔和心包積液等剖檢病理為特征。

4.實驗室診斷

(1)血常規檢查 紅細胞偏低,均值300萬/mm3血色素降低約52%;白細胞增高,均值為1.16萬/mm3;單核細胞增高,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降低。

(2)鮮血壓片鏡檢 從病豬耳靜脈采血,加等量生理鹽水混合后,加蓋玻片,在400~600倍顯微鏡或暗視野顯微鏡下,檢查有無附著在紅細胞表面或游離于血漿中的蟲體,蟲體呈球形、逗點形、桿狀或顆粒狀。血漿中的蟲體可做伸展、收縮、轉體等運動。顯微鏡下還可見紅細胞的形態發生了變化,呈菠蘿狀、鋸齒狀、星狀等不規則形態。

(3)涂片染色鏡檢 取血液涂片,進行姬姆薩染色,鏡檢,可見染成粉紅色或紫紅色的、呈不規則環形或點狀的蟲體。

(4)血清學檢查 血清學方法不僅可以診斷本病,而且可以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和疾病監測。常用的血清學方法包括補體結合試驗、間接血凝試驗、熒光抗體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5)分子生物學方法 可采用PCR或核酸探針檢測血液中的附紅細胞體,一般在豬感染附紅細胞體后24h即可出現PCR陽性。

(6)動物試驗 取可疑患豬血液接種健康實驗動物(小鼠、兔、雞等)或雞胚,接種后觀察其反應,并采血檢查附紅細胞體。

防治措施

一、治療 四環素、卡那霉素、強力霉素、土霉素、黃色素、血蟲凈(貝尼爾)、氯苯胍、砷制劑(阿散酸)等可用于治療本病,一般認為四環素和砷制劑效果較好。對豬附紅細胞體病進行早期及時治療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1)新胂凡納明(九一四),每千克體重10~15mg,靜脈滴注,同時靜注維生素C、葡萄糖。連用3天;
(2)土霉素,每噸飼料600~800g,治療2~3個療程。或按每千克體重3mg肌肉注射四環素或土霉素;
(3)發病小豬用磺胺-5-甲氧嘧啶注射液進行肌肉注射,每天一次,連用3天,同時注射1次鐵制劑;
(4)貝尼爾(血蟲凈),每千克體重5~7mg,深部肌肉注射,間隔48h再注射1次。病重豬對貝尼爾無效,發病初期效果好;
(5)阿散酸,每噸飼料180g,連喂1周,然后改為每噸飼料90g,連用1個月。

二、預防措施 對本病應采取綜合性的防治措施。

1.加強豬群的日常飼養管理,飼喂高營養的全價料,保持豬群的健康;保持豬舍良好的溫度、濕度和通風;消除應激因素,特別是在本病的高發季節,應撲滅蜱、虱子、蚤、螫蠅等吸血昆蟲,斷絕其與動物接觸。

2.對注射針頭、注射器應嚴格進行消毒,無論疫苗接種,還是治療注射,應保證每豬一個針頭。母豬接產時應嚴格消毒。

3.加強環境衛生消毒,保持豬舍的清潔衛生,糞便及時清掃,定期消毒,定期驅蟲,減少豬群的感染機會和降低豬群的感染率。

4.藥物預防,可定期在飼料中添加預防量的土霉素、四環素、強力霉素、金霉素、阿散酸,對本病有很好的預防效果。每噸飼料中添加金霉素48g或每升水中添加50mg,連續7天,可預防大豬群發生本病;分娩前給母豬注射土霉素(11mg/kg體重),可防止母豬發病;對1日齡仔豬注射土霉素50mg/頭,可防止仔豬發生附紅細胞體病。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文章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版權隱私 | 付款方式 | 免責申明 | 聯系方式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豫ICP備18020244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定区| 榆树市| 军事| 延寿县| 上虞市| 合江县| 天祝| 宜良县| 亳州市| 安徽省| 廉江市| 郓城县| 巴里| 自贡市| 台北市| 昂仁县| 五华县| 嵊州市| 合川市| 肥城市| 博白县| 革吉县| 塔城市| 元阳县| 东乡族自治县| 得荣县| 咸阳市| 历史| 武邑县| 塔河县| 晋城| 桐柏县| 平原县| 内丘县| 镇坪县| 西城区| 武陟县| 新泰市| 渭源县| 裕民县| 吴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