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接觸性傳染病,夏秋季節多發。主要通過皮膚損傷感染,蚊蟲叮咬是最主要的傳播因素。雞群擁擠、通風不良、氨氣過多、陰暗、潮濕等可促進本病的發生和傳播。發病后不但會造成一定的死亡,激發其他疾病,而且還會影響雞群生長,尤其是肉雞還會影響出售。 去年秋天雞痘發病增加,據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進行了有效的疫苗接種仍然發病。去年夏秋季雨水較往年多,造成了蚊蟲大量孳生,秋天是蚊蟲繁殖的季節,會拼命叮咬雞群,因此,盡管已經進行了疫苗接種,并且是嚴格按照規范進行操作,但是,由于大量蚊蟲的反復叮咬,仍然會導致雞群發病。
2、有相當一部分發病的雞群是由于接種方法不當而造成了免疫失敗。由于雞痘疫苗接種比較麻煩,因此,許多養殖戶是將疫苗配在Ⅰ系內注射,或是用針頭蘸一下疫苗刺種幾只雞,而且是將翅膀翼膜的兩層皮膚刺透。
3、還有一部分養殖戶是抱著僥幸心理,認為防不防關系不大,以前不防也沒發生,干脆不接種。
為了防止雞痘的發生,應采取綜合性預防措施:
1、首先要搞好滅蚊措施,注意雞舍及環境的清潔衛生。由于蚊子是本病的主要傳播媒介,應對雞舍周圍所有可以孳生蚊蟲的水源進行檢查,清除這些污水池;立秋后可以給雞舍釘好紗窗、紗門以防止蚊子進入,在白天用滅蚊藥殺死雞舍內和周圍環境中的蚊子。因為雞痘病毒主要存在于病變和脫落的痂皮中,而且病毒對環境的抵抗力很強,能在環境中存活數月,所以要注意舍內和環境的衛生消毒。
2、正確預防接種。一般情況下,20日齡左右的雛雞用200倍稀釋的疫苗刺種一下,20日齡以上雛雞用100倍稀釋的疫苗刺種一下,1月齡以上刺種兩下。首次免疫多在10~20日齡時,二次免疫在開產前進行。為有效預防雞痘發生,根據各地情況必須在發病季節到來之前做好免疫接種,而且,在發病季節內開始育的雛雞更應注意,疫苗劑量要大,接種更應嚴格。雞痘疫苗免疫后必須認真檢查,接種3~4天,刺種部位出現紅腫、結痂,2~3星期后痂塊即可脫落,如不結痂,必須重新接種。另外,雞痘疫苗只有對皮膚刺種才能有效,肌肉注射效果不好,飲水則無效。由于刺種時劑量不好掌握,當雞比較多時,可以先按照要求稀釋一瓶,看能接種多少只雞,然后根據情況進行調整。刺種部位也要準確,一般用專門的刺種針或大號針頭,蘸一下刺一只,最好是刺入兩層皮膚之間,向里推0.3~0.5厘米,這樣效果會更好。
3、采取措施防止雞體表外傷。及時修理籠具,防止竹刺、鐵絲等尖銳物刺傷雞皮膚,出現外傷的病雞及時用5%碘酊或紫藥水涂擦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