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期準備
1、場地消毒 孵化前將孵化室地面、墻壁、天棚、孵化器徹底清洗消毒,每立方米用福爾馬林42毫升、高錳酸鉀21克,熏蒸24小時后,通風兩天。蛋盤和出雛盤徹底浸泡清洗,然后用0.01%菌毒殺或0.1%過氧乙酸消毒后晾干。
2、設備檢修 孵化前應做好孵化器的檢修工作。電熱、風扇、電動機的功能,孵化器的嚴密程度,濕溫度,通風和翻蛋等自動化控制系統,濕度計的準確性等均要檢修或校正。
3、種蛋預熱 孵化前應先將蛋面清潔、大小平均在50克~65克、質量完好的種蛋由10℃~20℃儲存室移至22℃~25℃的孵化室內預熱6小時~12小時,除去蛋面的冷凝水,對提高孵化率有好處。
4、種蛋消毒 對孵化用的種蛋,在完成集蛋時,每立方米用42毫升福爾馬林和21克高錳酸鉀熏蒸20分鐘~30分鐘。入孵前再用0.1%新潔爾滅溶液均勻噴灑種蛋或用其40℃~45℃溶液浸泡種蛋3分鐘即可。
二、上蛋入孵
將消毒后種蛋逐枚放入孵化器蛋盤中,大頭向上、小頭向下排列。輕拿輕放,嚴防種蛋破損,直至裝滿。上蛋入孵時間最好在下午4時以后,使出雛在白天,便于觀察處理。
三、溫度濕度
孵化室環境溫度控制在24℃~26℃。孵化器內最適宜溫度、濕度要求為:1天~19天溫度37.5℃~37.8℃,濕度50%~60%;20天~21天出雛期溫度36.7℃~37.2℃,濕度75%左右。
四、通風換氣
胚胎在發育過程中,不斷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和水分,孵化后期胚胎代謝比前期更加旺盛,產熱更多,孵化器內如通風不好會造成溫度過高,燒死胚胎或影響正常發育。因此,應加強孵化器的通風換氣,必要時進行晾蛋可起到均勻溫度和散熱功能。
五、翻蛋控制
翻蛋可改變胚胎方位,防止粘連,使蛋體受熱均勻,促進羊膜運動。一般1天~18天翻蛋次數為每2小時一次,角度應與垂直線呈45℃角位置,然后反向轉至對側同一位置。翻蛋角度較小起不到翻蛋效果,太大易造成胚胎死亡。
六、照蛋檢查
孵化期內一般照蛋兩次,第一次照蛋時間在入孵后6天~10天進行,挑出無精蛋、死精蛋;第二次在移盤時,即17天~19天進行,挑出死胎蛋、毛蛋。正常情況下,頭照一般可明顯看到黑色眼點,血管呈放射狀且清晰,蛋色暗紅,充滿血管;二照時可見氣室向一側傾斜,有黑影閃動,胚胎暗黑。
七、適時移蛋
在孵化至第17天或19天最后一次照蛋后,當有1%雛雞輕微啄殼,可以聽到雛雞叫聲時移盤最好。移蛋時動作要輕、穩、快,縮短移蛋時間,減少破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