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端螺旋體病是一種復雜的人畜共患傳染病和自然疫源性傳染病。現臨床時有發生,但因廣大養殖戶平時認知不夠,防御疏忽,發病后也不能及時有效地采取防治措施,而造成經濟損失。本病在畜群主要發生于豬、牛等動物,表現形式多樣,主要有發熱、黃疸、血紅蛋白尿、出血性素質、流產、皮膚和粘膜壞死、水腫等。
各種年齡的豬均可感染,但仔豬發病較多,特別是哺乳仔豬和斷奶仔豬發病最嚴重,本病沒有季節性,但夏秋多雨季節為發病高峰,發病豬只可長期帶毒,老鼠也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本病主要通過皮膚,其次是消化道、呼吸道以及生殖道黏膜傳播。而且本病會感染人,在人和動物之間存在復雜的交叉傳播。
臨床癥狀
在臨診上,豬鉤端螺旋體病可分為急性型、亞急性型和慢性型。
1.急性型 多見于仔豬,特別是哺乳仔豬和保育豬,呈暴發或散發流行。潛伏期1~2周。臨診癥狀表現為突然發病,體溫升高至40~41℃,稽留3~5天,病豬精神沉郁,厭食,腹瀉,皮膚干燥,全身皮膚和黏膜黃疸,后肢出現神經性無力,震顫;有的病例出現血紅蛋白尿,尿液色如濃茶;糞便呈綠色,有惡臭味,病程長可見血糞。死亡率可達50%以上。
2.亞急性和慢性型 主要以損害生殖系統為特征。病初體溫有不同程度升高,眼結膜潮紅、浮腫,有的泛黃,有的下頜、頭部、頸部和全身水腫。母豬一般無明顯的臨診癥狀,有時可表現出發熱、無乳。但妊娠不足4~5周的母豬,受到鉤端螺旋體感染后4~7天可發生流產和死產,流產率可達20%~70%。懷孕后期的母豬感染后可產弱仔,仔豬不能站立,不會吸乳,1~2天死亡。
病理變化
1.急性型 此型以敗血癥、全身性黃疸和各器官、組織廣泛性出血以及壞死為主要特征。皮膚、皮下組織、漿膜和可視黏膜、肝臟、腎臟以及膀胱等組織黃染和不同程度的出血。皮膚干燥和壞死。胸腔及心包內有渾濁的黃色積液。脾臟腫大、淤血,有時可見出血性梗死。肝臟腫大,呈土黃色或棕色,質脆,膽囊充盈、淤血,被膜下可見出血灶。腎臟腫大、淤血、出血。肺淤血、水腫,表面有出血點。膀胱積有紅色或深黃色尿液。腸及腸系膜充血,腸系膜淋巴結、腹股溝淋巴結、頜下淋巴結腫大,呈灰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