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產后尿潴留是生產母豬的常見病,人們通常稱為母豬產后閉尿癥,是由母豬產仔次數過多、膀胱收縮力減弱造成的,或母豬圈舍衛生差以及接產、助產過程消毒不嚴等原因而引起。母豬產后1-2天常不排尿也不排糞,通常伴隨母豬產后不食癥而發,如不及時治療,往往影響母豬食欲,降低母豬泌乳量而影響仔豬的成活率。膀胱長期積尿所產生的大量氨或細菌會侵害膀胱黏膜,引起膀胱炎,嚴重的導致膀胱破裂或酸中毒,甚至死亡。
1病因
多發于缺少運動或圈養于定位欄內的妊娠母豬,妊娠后期體內胎兒生長較快,體重增加、體積增大后移擠壓膀胱,使膀胱平滑肌收縮力減弱;同時,母豬產程長以及母豬產后氣血虧損,腎陽虛,腎陽不能氣化膀胱,氣化失常,引起排尿不利。母豬分娩后,一般要間隔12小時左右才開始進食排尿排糞,在這段時間內其膀胱往往充盈尿液,易形成尿潴留癥。由于較長時間的過度充盈,膀胱平滑肌收縮力減弱,同時,母豬產后其腹腔空間暫時相對變大,過度充盈的膀胱可以向下移位,因此,病豬雖頻頻作排尿姿勢,但很難排出尿液,形成尿潴留和膀胱復位推遲,使病程延長。
2臨床癥狀
根據病例統計,胎次較多、產仔率較高、性情溫順又不愿活動的母豬常有發生,個別在產后停止排尿,大多數在分娩后2天左右出現臨床癥狀。患病母豬精神沉郁,體溫正常,采食減少或無食欲,側臥在地或呈犬坐姿勢,眼結膜潮紅,任由仔豬拱動,不斷發出呼叫聲。腹圍逐漸增大,呈胸式呼吸,腹下后部觸診,可感膀胱有充盈的積液。有時表現起臥不安,頻頻舉尾、弓腰、努責排尿,每次尿量甚微或排不出尿;有的母豬會拒絕給仔豬哺乳。病程一般5-7天,長者可達10天之久,如不及時治療,可能發生膀胱破裂,出現尿酸中毒癥狀,且預后不良,甚至導致死亡。
3治療
(1)如果是有此病史的母豬,于產后4-8小時肌肉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1次10-15毫升,每天2次,維持用藥2-3天,直到病豬排尿完全正常。
(2)如果是無此病史母豬,在產后尿閉的初期,應及時趕開仔豬,將母豬趕至平時排尿處,用涼水先淋濕百匯穴,然后將水淋灑到地上,使其發出類似排尿樣的聲音。如此反復地刺激母豬數分鐘,促進母豬排尿排糞。一般性的尿閉采用此法后,母豬即可排尿。
(3)如采用以上方法后母豬仍不排尿,則需要藥物治療,即用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2-5毫克或用10%的安鈉咖注射液10毫升,1次注入交巢穴或后腦穴,一般注射1次即可奏效。嚴重病例在第1次注射后2小時再注射1次,藥量減少1/3。交巢穴位于肛門上尾根下的凹陷正中,注射時要將尾根提起,針頭稍向前上方刺入2-3厘米即可。冬季用藥時應將藥物加溫(與豬體溫相同),以減少刺激。
(4)按摩膀胱促排法。首先應解除尿道口的壓力,再用手隔著腹壁按摩膀胱或擠壓腹壁,使膀胱肌產生興奮,直到排出大量的尿液為止。
(5)嚴重病例要及時導尿,緩解病情,以便治療。可采用消毒過的導尿管涂茶油或花生油每天導尿3-4次,導尿時尿道口涂適量土霉素軟膏,同時肌注抗生素藥物,以防繼發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