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鴨又稱瘤頭鴨、疣鼻棲鴨、麝香鴨,也有的地方稱洋鴨。番鴨原產于南美洲,引入我國至少已有250年以上歷史。在我國福建、廣東、廣西、浙江、江蘇、湖南、安徽、上海等地均有飼養,并經不同地區的長期飼養和選育,已形成了有一定特色的江南番鴨、嘉積鴨、余姚番鴨等地方品種(系)。
1、外貌特征
體型前寬后窄呈紡錘形,體軀與地面呈水面狀態。頭大,頸短粗,胸部寬而平,翅膀長達尾部,有一定飛翔能力,腿短而粗壯。頭部兩側和臉上有紅色或黑色皮瘤,雄鴨比雌鴨發達。自眼至喙的周圍無羽毛。喙較短而窄,呈肉紅色,有黑斑。羽毛分黑白兩種基本色調,還有黑白花和少數銀灰色,黑色番鴨羽毛有墨綠色光澤,皮瘤黑紅色,脛、蹼多為黑色,虹彩淺黃色。白色番鴨喙淡肉紅色,有黑斑,皮瘤鮮紅色,脛、蹼黃色,虹彩淺灰色。花羽番鴨喙紅色帶黑斑,皮瘤紅色,脛、蹼黃色,少數黑褐色。
2、生產性能
成年體重公鴨4~5千克,母鴨2.5~3.0千克。初生重40克;8周齡公鴨重1.31千克,母鴨1.05千克;12周齡公鴨重3.4千克,母鴨2.0千克。生長旺期為10~11周齡,10周齡公鴨重可達2.78千克,母鴨1.84千克,料肉比3.1:1。番鴨還具有自我平衡早期生長速度的能力,若前期生長差,后期改善飼養條件后仍能達到正常增重標準。成年公鴨半凈膛率81.4%,全凈膛率74%。10~12周齡經填飼2~3周,肥肝重可達300~353克,料肝比30~32:1。
母鴨180~210日齡開產;公母比1:6~8,種蛋受精率85~94%,受精蛋孵化率80~85%,孵化期35天,母鴨有就巢性,公鴨種用期1~1.5年。年產蛋量80~120個,高產的可達150~160個。蛋重70~80克,蛋殼玉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