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白羽快速生長的肉仔雞相比,優質黃羽肉雞生長速度慢、周期長。從這一基本區別出發,在飼養管理方面,優質黃羽肉雞有以下幾個特點。
飼養方式
可以采用籠養。優質黃羽肉雞生長速度慢、體重小,因此胸囊腫現象基本不會發生。可以采用籠養,特別是后期肥育階段,采用籠養更有明顯效果。在廣東一些大型優質黃羽肉雞飼養場,0~6周齡育雛階段采用火坑育雛,7~11周齡采用竹竿或金屬網上飼養,12~15周齡上籠育肥。
適當控制營養水平
如果按照肉用仔雞的營養水平去飼喂優質黃羽肉雞,那是一種浪費。應該適當降低飼料的營養水平。可采用在愛拔益加肉雞營養需要量的基礎上,蛋白水平降低5%~8%,能量水平降低2%~3%。氨基酸水平、維生素水平和微量元素水平,可與蛋白質水平同步下降。在階段劃分上應該延長,前期為0~6周齡,后期為12~15周齡。
增加免疫內容
由于優質黃羽肉雞飼養周期較長,與肉用仔雞相比,應增加些免疫內容。譬如,馬立克疫苗必須在出殼后及時接種,否則在出場時正是馬立克發病的高峰期。雞痘疫苗,肉用仔雞多數情況下可以不必免疫,而優質黃羽肉雞一般情況下則應該刺種免疫,除非北方地區生長后期處于冬季可以不進行。其它免疫項目根據發病特點,加以考慮。
閹雞地方性
土種小公雞,通過閹割去勢再進行肥育,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慣。這個傳統習慣在許多地區農村至今仍然保持。
閹雞的特點是,除去小公雞的睪丸以后,雄性生長優勢消失了,生長期變長,同時沉積脂肪的能力也增強。因此,閹雞的肌間脂肪和皮下脂肪增多,肌纖維細嫩,風味獨特。烹制的閹雞,肉味鮮美,肉質細嫩,滑軟可口。同時土雞的閹雞養成后,其體重比同種正常公雞體重大,載肉量多,進入餐桌后貨真價實,深受消費者歡迎。
小公雞去勢方法是:在5~8周齡能從雞冠分別公母以后,在雞的最后一個肋間,距背中線1厘米處,順肋間方向開口1厘米左右,用弓弦法將切口張開,再用鐵絲將一根馬尾導入腹腔,用馬尾將睪丸系膜與背部的聯結處,捆扎拉斷系膜,使睪丸脫落取出,取出一個睪丸再取另一個睪丸,必須把睪丸全部取出。取出后如果切口小可不用縫合,切口大則需要縫合。另一種辦法是用小公雞去勢鉗,將去勢鉗從切口伸入,轉動90°,用鉗咀壓近腸道,看見睪丸后,張開鉗咀,把睪丸夾住,夾斷睪丸系膜取出睪丸。去勢鉗的辦法在公雞睪丸大的情況下不宜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