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組織滴蟲病的病原和流行病學
組織滴蟲寄生于雞的盲腸和肝臟。其形狀有兩種:一種寄生在盲腸與肝臟細胞內,呈圓形、卵圓形,大小為2μm~21μm,沒有帶鞭毛;另一種寄生于盲腸腔內,呈不規則形,大小為5μm~30μm,有一根鞭毛,能作鐘擺狀運動。
組織滴蟲在雞體內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原蟲隨雞的糞便排出體外,污染飼料、飲水和土壤,雞采食時吃了它,即被感染。但由于這種裸露的蟲體對外界環境抵抗力很差,可迅速死亡,故不能引起發病;另一種感染是在盲腸內有組織滴蟲寄生時,又寄生盲腸蟲(異刺絨蟲),組織滴蟲進入盲腸蟲卵內,再隨雞糞排出。由于有盲腸蟲卵殼的保護,在外界環境能存活半年以上,當雞吃進了這種盲腸蟲蟲卵(卵帶蟲)后,組織滴蟲和盲腸蟲又共同在盲腸內繁殖,組織滴蟲鉆入了腸壁繁殖,進入血液移行生于肝臟。常有組織滴蟲的盲腸蟲卵被蚯蚓、蟋蟀、蚱蜢等小動物吃后,這些小動物又被雞吃掉,由消化道感染發病。
流行病學診斷
組織滴蟲的自然宿主很多,如火雞、雞、鷓鴣、鵪鶉、孔雀、珍珠雞、錦雞等都可感染組織滴蟲,但其癥狀輕重不同。雞在2周齡~3周齡發病率較高,以后漸低。康復后常帶蟲,可持續數周至數月排蟲。成年雞感染后癥狀不明顯,但糞中含蟲體,成為傳染源。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主要發生于春末至秋初潮濕溫暖季節。衛生良好的雞場很少發生本病。反之,雞舍和運動場污穢、潮濕、陰暗、堆放雜物多、隱藏蚯蚓小蟲以及雞群擁擠、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或野外放養雞都易得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