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鵝產蛋期的飼養管理期
當年春季養育的優良中型鵝種的雛鵝和5~6月份休產的經產種鵝,正常情況下進入9月份以后就要陸續開產。此時,如能遵循鵝的生物學特性和生理特點進行科學的飼養管理,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做好產蛋前的準備工作
一對鵝群進行一次選優淘劣工作。對于育成鵝(后備種鵝),要選留那些體重、膘度適中,體型、外貌、毛色符合本品種要求,適時開產(200~240 日齡)的母鵝。對于經產種鵝,參考以往的產蛋記錄,選留產蛋多、蛋重適中(130克以上),蛋形、殼色正常而無(或弱)抗性的母鵝。公鵝則要求陰莖發育正常,雄性強。
二免疫驅蟲。開產前的30天左右對鵝群逐只進行小鵝瘟、副黏病毒病和雛鵝新型病毒性腸炎等疫苗的注射,同時進行1~2次藥物驅蟲。
三合理組群。每群60~100只,并保持適當的公母比例:中型鵝1:4~1:5,小型鵝1:6~1:7。另外,留3%左右的后備公鵝。
二、調整飼料營養
從開產前的3周開始由育成期飼料逐漸過渡為產蛋期飼料,精料、青料比例大體是7:3。白天飼喂以青綠飼料為主,晚上則以精飼料為主。
三、強化管理
種鵝進入產蛋期,生理上發生很大變化,免疫力下降,對環境變化格外敏感。因此,必須強化管理,才能保證鵝群的穩產、高產。
一做好一切清理、消毒工作。嚴禁場外人員和貓、犬等動物進入鵝舍,以保持環境安靜。
二設置適當的槽位。產蛋期的鵝群采食量很大,每只鵝應占有3~5厘米的飼槽位置和2.0~2.5厘米的水槽位置,并且每4~6只鵝設置一個產蛋窩。
三適宜的溫度、濕度和光照。適于種鵝產蛋的溫度是8℃~25℃,濕度是60%~75%。開產前的兩周每晝夜光照12小時;開產后延長至13小時,以后每周延長半小時,直至14~15小時;產蛋后期可達15.5~16小時,直到停產。光照強度按每平方米用5~8瓦燈泡,且燈泡吊高離地2米(帶罩)。
四種鵝進入產蛋期后以舍飼為主,有條件的可以進行放牧,但放牧的距離要適當,以防止鵝群過度消耗體能而影響產蛋。新鵝開產往往不識產蛋窩,因此,要注意鵝的動態,發現尾羽平伸、行動遲緩、鳴叫不安,并有尋找窩產蛋的表現時,應及時將其捉回產蛋窩,防止產窩外蛋。發現有鵝在舍外產蛋時,應及時將鵝和蛋一起帶回鵝舍,放在產蛋窩內,以調教它養成在舍內、窩內產蛋的習慣。
五注意種蛋收存。母鵝產蛋多集中在下半夜至第二天上午8點之間,部分鵝下午產蛋。所以在上午10點前后、下午4~5點各撿一次蛋。撿回的蛋要及時用軟鉛筆在其頂端記上產蛋日期,以便掌握種蛋適宜的入孵日期,也有助于檢查不同時期種蛋的質量,及時調整種鵝的飼養管理。種蛋應存放在溫度5℃~18℃、濕度65%~75%、清潔衛生、通風良好的地方。對于表面臟污的蛋只能用干布擦拭,禁止用水洗刷,因為水洗后蛋殼膠膜層被破壞,病原微生物容易入侵,損壞種蛋品質。
六種鵝產蛋結束進入停產期后,應及時轉變為以放牧為主的飼養管理方式,并進行人工拔毛或降低飼料營養水平,以促進換羽,使其順利地進入下一個產蛋期。嚴防母鵝在停產期過肥或過瘦。
七做好記錄和總結。每一個生產階段都要及時做好記錄,尤其要做好開產日齡、蛋重、產蛋量、受精率、孵化率的記錄。全程工作結束后,及時做好總結,為下一步提供改進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