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雞沒有統一標準,不法商販常用飼料雞冒充
市農委和畜牧總站專家為市民支招。
市農委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負責人稱,一般來說,用傳統方式飼養的地方品種的雞,都可稱為土雞。土雞由于品種較多,我市暫時沒有統一的標準。一些區縣為了保護自己品牌,自行制定了一些適合本地或本企業的土雞標準。比如,城口的山地雞、南川的土雞和巫溪的土雞等,就從產品和飼養規程等方面制定了標準。
市畜牧總站負責人介紹,土雞也叫草雞,是指放養在山野林間、果園的肉雞,耐粗飼料,抗病力強,肉質鮮美,有別于籠養的肉雞、蛋雞。
目前,市場上主要有兩種雞。一是農戶自行放養的、飼養時間在150天以上的雞,這是純土雞;另一種是在雞舍高密度養殖,80天左右就出欄的土雜雞。土雜雞是土雞和快速生長雞的雜交品種,吃的主要是飼料,不法商販常用來冒充土雞。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的土雞價格每500克一般13元~15元,土雜雞則在5元左右。
分辨土雞和非土雞,可采用以下方法:
一看:從外觀上看,土雞的頭較小、體型緊湊、胸腿肌健壯、腳桿較長,爪細,由于生長周期長,大腳趾發育較好,顯得比較長;雞冠大、直立,色澤鮮艷。非土雞的頭和軀體較大,雞爪很粗,羽毛較松,雞冠較小;由于生長周期較短,大腳趾幾乎沒有發育,看起來像個小肉團。
二摸:把雞宰殺洗凈用手摸,土雞皮薄,毛孔細,呈網狀排列;雞肉膚色偏黃、皮下脂肪分布均勻。非土雞的膚色光潔度較大,顏色也偏白。
三品:土雞燉好后肉湯透明清澈,脂肪團聚于湯汁表面,有特殊的鮮香味。非土雞的湯較濁,脂肪團聚較少,喝起來比較淡,缺乏濃郁的雞湯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