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去角可以避免奶牛之間因打斗而受傷,尤其是乳房部位不致被跟隨的牛頂傷。去角的牛比較安靜,易于管理。去角后所需的牛床及陰棚的面積較小。尤其是散放飼養和成群飼喂的牛,去角更為重要。對奶牛進行去角處理必須在幼齡時進行,通常在奶牛出生1周內進行,最遲不能超過兩個月。因為在奶牛幼齡時去角,奶牛易于控制、流血少、痛苦小、不易受到細菌感染。
1 去角方法
給奶牛去角的方法較多,通常使用電烙鐵去角法或涂抹氫氧化鉀去角法。
1.1 用電烙鐵去角
給奶牛去角所用的電烙鐵是特制的,其頂端呈杯狀,大小與犢牛角的底部一致。通電加熱后,電烙鐵各部分的溫度一致,沒有過熱和過冷的現象。使用時將電烙鐵頂部放在犢牛角部烙15-20秒鐘。用電烙鐵去角時奶牛不出血,在全年任何季節都可進行,但此法只適用于35日齡以內的犢牛。去角過程中應注意檢查,要將角基的生長點完全燙死破壞,如果在處理過程中用力不均,時間不當可能導致部分生長點遺留,將起不到去角的作用。去角后應注意經常檢查,在夏季由于蚊蠅多,有化膿的可能。如有化膿,在初期可用3%雙氧水沖洗,再涂以碘酊。
1.2 用苛性鉀去角
使用苛性鉀(氫氧化鉀)給奶牛去角效果最好。這種藥品在化學藥品商店可購得,要買棒狀的,同時還需準備一些醫用凡士林。 犢牛5日齡-7日齡時,剪去角基部的毛,然后在外圍用凡士林涂一圈,以防藥液流出,傷及頭部或眼睛。然后用苛性鈉稍蘸水在剪毛處畫圓,面積要包被角基,大約在1.5平方厘米-1.8平方厘米,至表皮有微量血滲出為止。應注意的是正在哺乳的犢牛,施行手術后4小時-5小時才能到母牛處吃奶,以防苛性鈉腐蝕母牛乳房及皮膚,另外手術的當日防止雨淋。
2 去角步驟
去角可按以下步驟進行操作:第一,剪去角基部及四周的毛。第二,將凡士林涂抹在犢牛角基部的四周,以防止涂抹的苛性鉀溶液流入眼中。第三,用苛性鉀棒(手拿部分須用布或紙包住,以免燒傷)在犢牛角的基部涂抹、摩擦,直到出血為止。這樣做是為了破壞角的生長點,所以必須仔細操作,如果涂抹不完全,某些角細胞沒有遭到破壞,角仍然會長出。 使用苛性鉀給奶牛去角,必須在犢牛3-20日齡內進行。用此法去角的犢牛,在去角初期須與其他犢牛隔離開來,同時避免雨淋,否則涂抹苛性鉀的部位被雨水沖刷后,含有苛性鉀的液體就會流到眼內及面部,給犢牛造成損傷。
總之,開展牛犢早期去角技術,為今后推廣飼養無角奶牛,提高牛舍利用率,增加單位飼養密度,培育健康合群奶牛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