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的血管瘤病分為皮膚型血管瘤病和內臟型血管瘤病兩種,近年來,雞血管瘤的發病率上升,并且常伴隨著“大肝病”發生,嚴重影響了產蛋率,增加了死淘率,給養雞業已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
一、發病原因
蛋雞血管瘤病和以往較為常見的雞的淋巴細胞白血病(即“大肝病”)、骨的硬化病均是由雞白血病、肉瘤群病毒(ALV)所引起的疾病。病毒經由母雞的卵巢或輸卵管移至卵內造成垂直感染,或對無病毒的種蛋所孵化的雛雞引起水平感染,并終生從糞便排出病毒,而且于體內各臟器及組織保有病毒,像這種帶有病毒的小雞,部分發育及生長都正常,但有部分雞在產蛋開始前形成腫瘤性病變。
二、臨床癥狀
出現皮膚或腳趾血皰現象,幾天后血皰破裂,其周圍的羽毛被血污染, 陸續出現雞冠由紅色逐漸變黃、萎縮現象,病雞食欲下降、不產蛋、精神不振,最后死亡。病雞精神萎靡,雞冠萎縮,色黃,一指襠,檢查皮膚、羽毛,分別在胸部、頸部、腳趾、尾部皮膚處,發現有似綠豆大至酸棗大的血液凝固物,周圍羽毛被血液污染。病雞皮膚、冠髯變得蒼白,血流不止,無法控制,最后病雞死于大出血。
三、剖檢變化
有的病死雞在皮膚和皮下組織有散在或密集的暗紅色的血皰;有的在眼結膜、肝臟、肺臟、脾臟、胃、腎臟等內臟器官的表面及實質內有散在或密集的暗紅色的血皰,患內臟型血管瘤的病雞,有時可見腹腔內有血凝塊;有的在胸骨、頸部肌肉、腿肌的肌膜表面和腿部肌肉的深層、胸腹氣囊、卵巢、腸道、腸系膜、輸卵管、輸卵管系膜、子宮壁及子宮黏膜有大小不一的血管瘤。有的血管瘤病雞還同時出現“大肝病”典型病變,即肝臟、脾臟、腎臟極度腫大,表面和切面有許多大小不一的灰白色的腫瘤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