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營養代謝病發生原因
1、營養物質吸收不良:見于兩種情況,一是消化吸收障礙,如慢性胃腸疾病、肝臟疾病及胰腺疾病;二是飼料中存在干擾營養物質吸收的因素,如磷、植酸過多降低鈣的吸收等。
2、營養物質需要量增加:產蛋及生長發育旺期,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量增加;慢性寄生蟲病、馬立克氏病、結核等慢性疾病對營養物質的消耗增多。
3、營養物質攝入不足或過剩:飼料的短缺、單
一、質地不良,飼養不當等均可造成營養物質缺乏。為提高雞生產性能,盲目采用高營養飼喂,常導致營養過剩,如日糧中動物性蛋白飼料過多,常引發痛風;高鈣日糧,造成鋅相對缺乏等。
4、參予代謝的酶缺乏:一類是獲得性缺乏,見于重金屬中毒、有機磷農藥中毒;另一類是先天性酶缺乏,見于遺傳性代射病。
5、內分泌機能異常:如鋅缺乏時血漿胰島素和生長激素含量下降等。
二、營養代謝病的臨床特點
1、起病緩慢:營養代射病的發生一般要經歷化學紊亂、病理學改變及臨床異常3個階段。從病因作用至呈現臨床癥狀常需數周、數月乃至更長時間。
2、群體發病:在集約飼養條件下,特別是飼養失誤或管理不當造成的營養代謝病,常呈群發性,同舍或不同雞舍的雞同時或相繼發病,表現相同或相似的臨床癥狀。
3、常以營養不良和生產性能低下為主癥:營養代謝病常影響動物的生長、發育、成熟等生理過程,而表現為生長停滯、發育不良、消瘦、貧血、異嗜、體溫低下等營養不良癥候群,產蛋、產肉減少等。
4、多種營養物質同時缺乏:在慢性消化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等營養性衰竭癥中,缺乏的不僅是蛋白質,其它營養物質如鐵、維生素等也顯不足。
5、地方流行:由于地球化學方面的原因,土壤中有些礦物元素的分布很不均衡。我國缺硒地區分布在北緯21~53度和東經97~130度之間,呈一條由東北走向西南的狹長地帶,包括16個省、市、自治區,約占國土面積的1/3。我國北方省份大都處在低鋅地區,以華北面積為最大,在這些地區應注意家禽的硒缺乏癥和鋅缺乏癥。
三、營養代謝病的診斷要點
1、流行病學調查:著重調查疾病的發生情況,如發病季節、病死率、主要臨床表現及既往病史等;飼養管理方式,如日糧配合及組成、飼料的種類及質量、飼料添加劑的種類及數量、飼養方法及程序等;環境狀況,如土壤類型、水源資料及有無環境污染等。
2、臨床檢查:應全面系統,并對所搜集到的癥狀,參照流行病學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根據臨床表現有時可大致推斷營養代謝病的可能病因,如家禽的不明原因的跛行、骨骼異常,可能是鈣、磷代謝障礙病。
3、治療性診斷:為驗證依據流行病學和臨床檢查結果建立的初步診斷或疑問診斷,可進行治療性診斷,即補充某一種或幾種可能缺乏的營養物質,觀察其對疾病的治療作用和預防效果。治療性診斷可作為營養代謝病的主要臨床診斷手段和依據。
4、病理學檢查:有些營養代謝病可呈現特征性的病理學改變,如關節型痛風時關節腔內有尿酸鹽結晶沉積;其維生素A缺乏時禽的上部消化道和呼吸道粘膜角化不全等。
5、實驗室檢查:主要測定患病個體及發病禽群血液、羽毛及組織器官等樣品中某種(些)營養物質及相關酶、代謝產物的含量,作為早期診斷和確定診斷的依據。
6、飼料分析:飼料中營養成分的分析,提供各營養成分的水平及比例等方面的資料,可作為營養代謝病,特別是營養缺乏病病因學診斷的直接證據。
四、營養代謝病的防治要點
營養代謝病的防治要點在于加強飼養管理,合理調配日糧,保證全價飼養;開展營養代謝病的監測,定期對禽群進行抽樣調查,了解各種營養物質代謝的變動,正確估價或預測禽的營養需要,早期發現病禽;實施綜合防治措施,如地區性礦物元素缺乏,可采用改良植被、土壤施肥、植物噴灑、飼料調換等方法,提高飼料中相關元素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