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前殖吸蟲病又稱蛋蛭病,是由于前殖吸蟲寄生于雞的直腸、輸卵管、法氏囊、泄殖腔而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以輸卵管炎、產蛋機能紊亂為特征。
前殖吸蟲在我國流行多年,尤其是南方更為多見。因需中間宿主晴蜓而發(fā)生于放牧的雞群。
【病因/病原】前殖吸蟲種類很多,能感染雞的有卵圓前殖吸蟲、楔形前殖吸蟲、透明前殖吸蟲、鴨前殖吸蟲等。蟲體小,有吸盤和小棘。
【病因附圖】
【流行病學】 生活史 前殖吸蟲的生活史需要兩個中間宿主,第一中間宿主是淡水螺;第二中間宿主是蜻蜓的幼蟲和成蟲。成蟲在寄生部位產卵后,蟲卵隨糞便進入水內被淡水螺吞食,依次發(fā)育為毛蚴、胞蚴和尾蚴,尾蚴自螺體內逸出在水中進入蜻蜓幼蟲,并發(fā)育成囊蚴,囊蚴在蜻蜓幼蟲或成蟲體內長期保持活力,當雞攝食了蜻蜒幼蟲或成蟲,囊蚴即進入雞體內并發(fā)育成童蟲,童蟲運行到泄殖腔、輸卵管及法氏囊等處寄生,并發(fā)育成成蟲。
流行病學 本病在野生禽之間的流行常構成自然疫源,帶蟲雞是本病的主要污染源。
本病流行出現(xiàn)在有蜻蜓的季節(jié)。雞是清晨、傍晚或雨后放牧時易于采食。江湖河流交錯的地區(qū),適宜于各種淡水螺的滋生和蜻蜓的繁殖,有利于本病的流行。
【病理學】輸卵管粘膜增厚、充血、發(fā)炎或出血。管壁上可找到蟲體,管內有滲出物和卵物質。部分因炎癥加劇造成輸卵管破裂,并繼發(fā)卵黃性腹膜炎。
【病理學圖】
【癥狀】 前殖吸蟲對雞可引起明顯的癥狀,初期食欲、產蛋正常,但蛋殼變軟變薄,隨之產蛋量下降,畸形蛋、軟殼蛋、無殼蛋增加,病情繼續(xù)發(fā)展,患雞出現(xiàn)食欲減退、消瘦、精神不振、產蛋停止,有時從泄殖腔中排出石灰水樣液體,并可見腹部膨大,肛門潮紅突出。后期體溫升高,渴欲增加,嚴重者甚至死亡。
【癥狀圖】
【診斷】 根據(jù)臨床癥狀和剖檢病變可作出初步診斷,確診應檢查糞便中是否有蟲卵,蟲卵較小;橢圓形,棕黑色。前端有卵盤,后端有一小突起,內含卵細胞。
【治療】
1.四氯化碳 用量每。只雞2—3毫升,用小胃管和注射器投服。也可與等量植物油混合后嗉囊注射,或用4毫升混入面團投服,連用3天。
2.吡喹酮 每千克體重60毫克,一次口服。
3.丙硫苯咪唑 每千克體重100毫克,一次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