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又稱肝蛭病。羊放牧于低洼潮濕處,采食了附著于水草上肝片吸蟲囊蚴而感染發病。成蟲寄生于膽管,產出的卵進入腸道隨糞便排出。卵在水中孵化出毛蚴,鉆入錐實螺體內發育為尾蚴,離開螺體,附著于水草,形成囊蚴,羊牧于此地感染,再發育移行入膽囊[定居,發育為成蟲,體內可生存3-5年。
急性者病勢兇猛、體溫升高、精神很差,食欲減少或停止,腹脹疼痛、消化不良、貧血,眼結膜蒼白。數天即死亡。慢性者成蟲寄生于下部水腫、解剖見肝萎縮硬化,膽管擴張堵塞,有蟲體。
羊便逐漸消瘦,被毛粗亂、易斷、無光澤,出現貧血(粘膜蒼白)、頑固性腹瀉或便秘與腹瀉交替進行,下頜部腫大,群眾稱掉水腮,眼瞼及腹下水腫。
低洼湖塘死水坑的螺、螄是肝片吸蟲的中間宿主,羊經過吃池塘邊的草傳布此病,低洼地放牧的羊每年3、 6、9月份進行3次定期預防性驅蟲,其他地區每年進行1-2次定期預防驅蟲。驅蟲藥有驅蛭靈、四氯化碳。
病羊的糞便每天早晚要徹底清掃、堆積發熱殺死蟲卵。尤其每次驅蟲后要及時清掃,注射驅蟲藥的病羊要隔離,以便消除排出的糞便,不被羊污染。對病羊治療的藥物也用驅蛭靈或四氯化碳,但以驅蛭靈為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