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琴雞是落葉松和混交林的林棲鳥類,主要棲息在落葉松-白樺林;山楊 -白樺林;樟子松林;也見于幼林及林間空地。為定居性鳥類。秋季和冬季因覓食而游蕩,游蕩路線不定。秋、冬季常成群活動覓食,多則上百只,少則3~5只。
它們的活動力較強,善于在地上奔跑,也很善于飛翔,但不能進行持久的遠距離飛翔。它們的警覺性不如松雞高,在野外有時人可以接近。黑琴雞還善于鳴叫,尤其是雄鳥能顫動整個身體,發出一連串類似于吹水泡和拉風箱的美妙歌聲。
夏季主要食物為喬灌木的嫩枝、葉、芽、花序(樺、柳等)、果實和漿果等。冬季主食樺樹、柳樹、榛樹的嫩芽和嫩枝等。4月初開始發情,有固定的求偶場。5月上、中旬雌鳥開始營巢。巢多在倒木旁或草叢中,或在山楊、白樺、松林附近的隱蔽處。數只雄鳥聚集于雌鳥前作優雅的求偶炫耀,表演“跑圈”。
黑琴雞主要棲息于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或森林草原地區,棲息的海拔高度一般在600—900米,有時也到1500米左右的高度。特別喜歡在落葉松林、樟子松林,以及它們與白樺林、山楊林及其他闊葉林組成的混交林中活動,時常出沒在林邊的空地、林間草甸、森林草原及溪邊灌叢附近。
常成群活動,每群由幾只,幾十只,甚至上百只組成,隨季節、食物多少和周圍環境的不同而變化。春季活動范圍較大,多在地面取食。夏季多在巢區附近的地面活動,有時也到樹上,只是活動范圍較小。秋季離開繁殖區域,結成數目不等的群體向四處游蕩。冬季來臨,大雪封山,氣候寒冷,林海中的最低溫度達零下40℃以下,而黑琴雞仍然游蕩在河畔和山谷之間。它們黑色的羽毛能大量地吸收太陽的光熱,增加御寒能力。平時它們也很少活動,只在下午二、三時陽光充足時到食物豐盛的山谷地帶覓食。黃昏時刻便在雪地上用爪子扒出一個直徑為30—40厘米的雪窩,擋住了凜冽的寒風,安然入睡。這也是它們對惡劣環境的絕妙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