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孵化技術(shù),獲取健壯雛雞用于孵化的種蛋要新鮮,入孵后的1天~20天,要保持溫度37.8℃,相對濕度60%~65%;21天~24天保持溫度為37℃,相對濕度為65%~70%。
孵化前期,每隔2小時翻蛋1次,中后期產(chǎn)熱多,要適當進行涼蛋,每天1次~2次,每次10分鐘~15分鐘,直至蛋殼溫降至32℃~33℃。每年最好安排在6月~7月份孵化出雛,成活率較高。
【抓好飲水開食關(guān)】
先飲水后開食是養(yǎng)好小山雞的關(guān)鍵。雛雞出殼后要細心觀察,有的不會飲水要調(diào)教。方法是:將雛雞的嘴浸入水盤或飲水中沾幾下,沾幾次以后就會自飲。開食時要將細粒料撒在清潔塑料布或厚紙板上,讓雛雞自由采食。個別不飲不食的,如任其自然,幾天就會死亡。
【調(diào)節(jié)育雛溫、濕度】
1日齡溫度應達到35℃,以后每周降低1℃~2℃,5周齡后28℃~26℃,相對濕度保持65%左右。育雛期間的溫度不能偏低,否則,雛雞怕冷而成堆不食。
【 飼養(yǎng)密度要合適】
密度過大,夜間成堆會被壓死。一般5周齡前,每平方米養(yǎng)25只~30只。隨著日齡的增大,密度要相應減小。
【 用藥要注意劑量】
喂高錳酸鉀、痢特靈等藥物時,一定要掌握劑量。如果過量會產(chǎn)生藥害,損傷腸黏膜。不食、呆立及個別病死的山雞要進行剖檢,觀察其內(nèi)臟的病變情況,正確診斷病情,對癥下藥防治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