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時斷喙和修啄。適時斷喙和修啄是預防和制止雞惡癬發生的一種效果較好的辦法。斷喙后上喙稍短,下喙稍長,使雞失去啄傷皮肉和啄吃雞蛋的能力,從而避免惡癖形成。斷喙盡管不能完全防止惡癖,但能減少惡癖發生率及減輕其損傷,還可節省飼料。
2、喂給營養全價的配合飼料。
(1)配制飼料營養要全價平衡。動物性飼料要占5%-10%,粗蛋白在雛雞中保持18%-20%,青年雞占14%-18%,礦物質飼料占3%-4%,食鹽0.3%-0.5%,其中青雛階段飼料中鈣占0.7%-0.8%,成雞食料中鈣占0.8%-1.2%,同時要補充適量青飼料或干草粉。注意玉米含量不要超過65%,無動物蛋白配方應特別注意氨基酸的平衡,避免飼料單一,會收到良好效果。
(2)從正規的飼料場或經銷商處購買所需飼料。
(3)自配飼料,必須根據雞群日齡、生產水平和飼養標準來確定配方。日糧中所含代謝能、粗蛋白質、各種必需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必須達到飼養標準的要求。在日糧的粗蛋白總量中,動物性蛋白不應少于2/3。配制時必須認真把各種成分混合均勻。配制后盡可能新鮮使用,防止霉敗。
(4)在日糧中添加0.2%的蛋氨酸,能減少惡癖的發生。每只雞每天補充0.5-3 g生石膏粉,啄羽癖會很快消失。缺鹽引起的惡癖,可在日糧中添加1.5%-2%食鹽,連續3-4 d,但不能長期飼喂,以免引起食鹽中毒。
(5)補喂沙礫,提高雞的消化率。不要用普通細沙,要用從河沙中篩選出的堅硬、不易破碎的沙礫,雛雞用小米粒大的,成雞用高梁粒至玉米粒大的。平養雞經常設沙礫槽任其自由采食,籠養雞可在日糧中摻入0.5%-0.7%沙礫。
3、實行科學管理:
(1)雞群大小和飼養密度:降低飼養密度,為雞只提供足夠的空間,可減少惡癖發生的機會。一般養雞場每群以200-300只為宜。飼養密度過大,雞的活動空間減少,同時呼出二氧化碳和排糞較多,雞舍空氣污濁,既影響健康,又易發生惡癖。
(2)分群:按公母、強弱、大小和品種不同進行合理分群,隨時將病雞隔離,及時淘汰專啄其它雞的惡癖雞以及不易治愈的病雞。
(3)供水供料:備足飼槽,高度適宜,飼喂定時、定量、定質;備足飲水器,供給飲水,水槽中保持清潔飲水,維持既定的飼養制度,避免發生爭槽現象。
(4)防止外傷:凡雞能接觸到的器物都不應有尖利突出物,以防刺傷雞體。偏重的雞(肉用種雞)在自然交配時應采取預防蹬傷母雞脊背的措施。
(5)科學管理:避免飼喂發霉變質的飼料。雞舍內或運動場里設置沙浴池,或在運動場里懸掛青飼料,借以增加其活動時間,減少惡癖的發生。舍內要設產蛋箱,減少環境條件刺激。
4、保證適宜的環境條件:
(1)溫度和濕度:嚴格控制溫濕度,避免引起擁擠堆疊、煩燥不安、惡癖增強。溫度以保持在18-25℃為宜。低于5℃應采取措施保暖,高于30℃應設法降溫。雞舍和育雛舍中相對濕度力求保持在50%-60%,切忌潮濕或燥熱。
(2)光照:燈光顏色與惡癖發生有關,燈光過于明亮極易引起啄肛癖和啄羽癖。育雛期光照控制不當,產蛋期易發生啄癖,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雞人工照明,應選用光線柔和的白熾燈泡,必要時可用紅色或綠色燈泡。光線的強度以能見度清晰為宜,應在5-30勒克斯。如果窗大光強,應在玻璃上涂色,或掛有色窗簾。光照時間嚴格按飼養管理規程給予。
(3)空氣:舍內應經常保持通風良好、清潔干燥、空氣新鮮,最大限度地降低舍內有害氣體含量。雞的呼吸量較大,而且在適宜的舍溫條件下,糞和墊料等會被微生物作用而分解出大量的NH3、H2S、CO2等有害氣體。這些有害氣體的積存,會促使雞煩躁不安。因此,必須注意既要保證所要求的環境溫度,又要保證空氣清新,不可顧此失彼。
(4)定期驅蟲:根據具體情況,定期對體內寄生蟲進行預防性驅蟲,并及時消滅體表寄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