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血痢表現為黑痢、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下面詳解一下豬血痢發病原因及治療方案。
第一:食入易刺傷胃腸的東西易發生血便。第二:中毒,如霉菌菌素或一些藥物中毒。第三:傳染病,如紅痢,血痢,鉤端螺旋體,溫和性豬瘟,胃潰瘍等。臨床中最易發生血痢的是由豬密螺旋體引起的,下面就豬密螺旋體臨床癥狀和治療方案詳解一下。
一 綜述
俗稱豬血痢,病原為豬痢疾密螺旋體,革蘭氏陽性菌。特征為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
本病一旦傳入,不容易清除,康復豬帶菌率很高,帶菌時間可達70天以上,嚴重影響豬的生產發育,增加飼料消耗。
僅感染豬,不分品種、性別、年齡,以7~12周齡豬多發,也無明顯的季節性。
消化道是唯一的感染途徑,蒼蠅帶菌4小時,小鼠帶菌100天以上,大鼠帶菌2天,也是不可忽視的傳染源和傳播者。
二癥狀
本病潛伏期一般為3~8天,長的可達2~3個月。起初暴發本病時,常成急性,后逐漸緩和変為亞急性和慢性。
最急性型:見于流行初期,個別無癥狀,突然死亡。大多表現廢食,不同程度的腹瀉,開始時呈黃灰色軟便,后稀,最后拉水樣糞,內混粘液、帶血或血塊。嚴重時糞便呈紅色糊狀,內含大量粘膜、血塊及膿性分泌物,其味腥臭。體溫升高,40~41℃,精神不振,厭食,消瘦脫水,弓背收腹,被毛粗亂無光,后期排糞失禁,衰竭,往往在抽搐狀態下死亡,病程12~24小時。
急性型:多見于流行初中期。病初排軟便或稀糞、繼則含有大量半透明的呈膠凍狀的粘液,多數含有血液和血塊,咖啡色或黑紅色的脫落粘膜組織碎片。同時食欲減退,口渴,腹痛。病程5~7天,有的死亡,有的轉為慢性。
慢性型:多見于流行中后期。下痢時輕時重,反復發作。下痢時糞便含有黑紅血液和粘液(如油脂狀)。食欲正常或稍減。豬體生長遲滯、貧血、消瘦。
三 病理
主要是大腸卡他性、出血性腸炎;腸系膜及其淋巴結充血、水腫。
腸腔內充滿粘液和血液,病程稍長的粘膜形成麩皮樣或豆渣樣的黃色和灰色纖維素假膜,易剝離。
四 防治
1.每kg體重0.5%痢菌凈溶液0.5ml或2~5mg,肌注。一般仔豬5ml,克郎豬10ml,育肥豬20ml,每天2次,連注2~3天。治愈率近100%,為首選藥物。
2.每kg干飼料內加入痢菌凈1g,連喂30天。可有效消除體內的蛇形螺旋體病源菌。
3.此外,痢菌消/強效菌毒殺/痢克沙等都有一定療效。由于此病易復發,必需堅持療程,同時要與改善飼養管理相結合。
4.用腸安之星開水浸泡20分鐘后取上清液至適量水中集中灌服或飲用。或者用腸安之星拌料,分2次拌入少量飼料中喂給。每日一劑,連服3~5天。預防量減半,每天1次,連服三天。
5.對發病群同欄無癥狀的可疑病豬可用預防藥物:百痢凈和呼喘先鋒。百痢凈:拌料1克/千克飼料,呼喘先鋒:1克/5千克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