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鵝瘟。常發生在春夏期間,7——20日齡的雛鵝發病較多,7——10日齡為死亡高峰期,病程達1個月左右。死亡率高達95%——100%,一般在40%——70%。癥狀分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亞急性型。最急性型是突然倒地亂劃呈昏迷狀態而死亡,急性型有1——2天的病程,亞急性型有3——7天的病程,少數能自愈,但生長不良。防治方法:在母鵝開產前1個月注射小鵝瘟疫苗,每鵝注射1毫升,12月份再注射一次,保護率可達96%。用高錳酸鉀和福爾馬林進行熏蒸消毒,每隔1周進行一次噴霧消毒。種蛋入孵前要進行消毒。在孵坊若發生有小鵝瘟,應對同批未發病雛鵝注射小鵝瘟疫苗,同時應對孵坊進行徹底消毒。對下一批雛鵝在出殼3——5天內最好是雛鵝尚未開口,進行小鵝瘟兔疫血清皮下或肌肉注射,預防量為每只雛鵝0.5——0.8毫升。對發病雛鵝,應及時用小鵝瘟血清治療,需重復注射1次,對病鵝應及時隔離、消毒、防止環境污染。
2.小鵝流行性感冒。大多數發生在春秋雨水多的季節,半月齡后的雛鵝發病率高,成鵝次之。發病率和死亡率可高達90%——100%,但多數在10%——25%,主要表現為病鵝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不活潑、喜蹲伏、怕冷,鼻孔流清水、呼吸急促、常搖頭。病重者出現下痢、腳麻痹、蹲伏在地,病程在2——4天。防治方法:該病治療效果不理想,主要是要加強飼養管理預防工作。首先應做好雛鵝的保溫工作,育雛第1周內溫度應保持在28℃,第2周內26℃,第3周內24℃;相對濕度保持在65%,保持育雛舍內墊料的干燥、飲水和飼料的清潔、衛生。采用層式網上飼喂,減少糞便的污染。平時加強藥物預防,開食5天后,用5萬單位青霉素飲水或拌料,連用兩天,7天開始飲用環丙沙星或拌料,用兩天停一天,保持3周,可達到很好的預防效果。
3.鵝副黏病毒病。20——60日齡的雛鵝和青年鵝易發病,死亡率20%左右。同一水網區由于水系相通,易傳染而呈同時大面積暴發趨勢。病鵝出現拉白痢、癱瘓、呼吸困難等癥狀,糞便由白色逐漸轉為綠色。防治方法:可用鵝副黏病毒病油乳劑滅活苗,在7——8日齡或兩周內對雛鵝進行皮下或肌肉注射,用量為0.3毫升。也可采用土方預防,用仙人掌去皮刺,搗碎讓鵝采食,喂3——5次,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對發病鵝,可用瘟病康散等中藥治療,增強免疫和抗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