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飼料配方是豬飼料的營養標準,是飼料生產的核心技術。飼料配方既要注意標準,更要與當地情況相結合;既要講求質量,更要講求可行性,經濟性;既要講求合法性更要講求安全性。總之,一句話,有利于豬場的生長,有利于人的食用! |
飼料配方是豬飼料的營養標準,是飼料生產的核心技術。飼料配方既要注意標準,更要與當地情況相結合;既要講求質量,更要講求可行性,經濟性;既要講求合法性更要講求安全性。總之,一句話,有利于豬場的生長,有利于人的食用!
配方設計是飼料生產的核心技術,也是動物營養學與飼養有機結合的結晶與媒介。飼料配方的設計水平不僅關系到企業的效益和形象,甚至關系到一個地區乃至整個國家飼料資源的合理利用與畜牧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設計科學合理的飼料配方,不僅需要在微觀、謹慎考慮養殖動物的營養需要、安全衛生,而且從宏觀上還要考慮該地區乃至國家整體的飼料資源耗竭與不可逆轉性的預防等生態效益問題。因此,只有把飼料配方的目標放在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的結合點上,充分考慮品種、性別、日齡、體重、飼喂條件、飼喂方式等影響飼糧配制效果的因素,才能設計出具有合理利用同種飼料資源、提高產品質量、降低飼養成本的高質量飼料配方。為此,本文就豬飼料配方設汁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作一簡述,僅供參考。
一、注意靈活應用飼養標準,科學確定飼料配方的營養標準
飼養標準是指一定品種的健康畜禽在適宜的條件下,達到最優生產性能時,營養的最低需要量。它是對一定時期動物營養科研成果和畜牧業發展水平的總結,是配方設計的主要依據。但由于試驗畜禽的品種、供試飼料品質、試驗環境條件等因素的制約,導致飼養標準存在著明顯的時間滯后性、靜態性、地區性和最佳生產性能而非最佳經濟效益的不足,加之由于各國和各地的飼養環境、條件、動物的品種、生產水平的差異,決定著飼養標準也只能是相對合理。如1987年我國瘦肉型豬營養標準規定仔豬賴氨酸/消化能的比0.5,1998美國NRE為0.81。以賴氨酸為100%,中國和美國標準分別為:蛋+胱氨酸65%、57%,蘇氨酸98%、65%,色氨酸25%、I8%,兩個標準相差很太。同時,配方中的營養指標的質量要求也在不斷更新,如蛋白質指標從粗蛋白質含量演變為可消化蛋白質、氨基酸、可利用氨基酸、乃至真可利用氨基酸等深層次的內在質量。在礦物質微量元素方面,不僅要滿足安全用量,同時還需要充分調配不同元素之間的拮抗規律;對一些含有有毒有害物質或抗營養因子的原料,還必須考慮其加工工藝對營養物質的破壞、毒素的殘留等因素。因此,在飼料配方設計時不能生搬硬套飼養標準,要在國家標準允許的范圍內,根據不同的飼喂對象,以動物實驗的結果為依據,從以下四個方面靈活應用飼養標準:
1.不同的品種(基因型)選用不同的營養水平。豬的遺傳基礎,飼糧的養分含量和各養分之間的比例關系以及豬與飼糧因素的互作效應,都會對飼糧營養物質的利用產生影響。脂肪型、瘦肉型與兼用型豬之間對飼糧的干物質、能量和蛋白質消化率方面存在的顯著差異己是不爭的實事。一般認為,在相同的條件下,瘦肉型豬較肉脂型豬需要更多的蛋白質,三元雜交瘦肉型比二元雜交瘦肉型豬又需要更多的蛋白質。因此,配制豬的飼糧時,不僅要根據不同經濟類型豬的飼養標準和所提供的飼料養分,而且要根據不同品種特有的生物特點、生產方向及生產性能,并參考形成該品種所提供的營養條件的歷史,綜合考慮不同品種的特性和飼糧原料的組成情況,對豬體和飼糧之間營養物質轉化的數量關系、以及可能發生的變化作出估計后,科學地設計配方中養分的含量,使飼料所含養分得以更加充分利用。
2。不同生產階段選用不同的營養水平。豬在不同的生理階段,對養分的需要量各有差異。雖然豬的飼養標準中已規定出各種豬的營養需要量,是配方設計的依據,但在配方設計時,既要在充分考慮到不同生理階段的特殊養分需要,進行科學的階段性配方,又一定要注意配合后飼料的適口性、體積和消化率等因素,以達到既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又充分發揮豬的生產性能的效果。如早期斷奶仔豬具有代謝旺盛、生長發育迅速、飼料利用率高的生理特點,但也處于消化器管容積小、消化機能不健全等特點,在配方設計時,既要考慮其營養需要,又要注意飼料的消化率、適口性、體積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