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產蛋雞由于雞體消耗增加,在營養供應不足、光照時間過長、氣溫較高等不良條件下,極易引發癱瘓癥,輕則影響產蛋率,重則將導致雞只死亡。當前恰逢夏秋之交,溫差明顯,白天溫度仍然較高,如飼養不當,極易引發初產蛋雞癱瘓癥,須認真加以防治。
臨床癥狀 : 本病以新開產1-2個月內的初產蛋雞多發,發病死亡時間多在后半夜或凌晨,雞只死亡率在0.1%-3%。主要癥狀是爪子彎曲,兩腿發軟,常呈側臥姿勢,兩腿或單腿后伸,病雞拉黃白色或黃綠色糊狀稀糞。當環境溫度超過29℃時,出現零星死亡,溫度越高,雞只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相應提高。
剖檢變化 : 病死雞雞冠發紫,死后尸僵不全。剖開腹腔,胸骨彎曲或變軟,肺臟瘀血、水腫,肝臟暗紅,質地較脆易爛,脾腎充血,卵巢濾泡發育正常,但在濾泡表面有出血點,充血子宮往往有一個軟殼蛋,十二指腸腸壁充血、出血,腸粘膜脫落,有大量淡黃色內容物。
病因分析 : ①剛剛開產的蛋雞,身體發育尚未完全成熟,由于產蛋引發營養消耗增加,加之夏秋之交天氣依然高熱,蛋雞采食量減少,代謝旺盛,致使雞只體內各種營養物質缺乏,容易造成癱瘓。
②夏秋季光照時間長,使雞只易早熟,內分泌及代謝紊亂,致使初產蛋雞不能維持正常產蛋,可引發癱瘓。
③雞群發生球蟲病、腸炎,或個別養雞戶亂用抗菌素和消毒藥,也能影響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④有的初產蛋雞仍飼喂青年雞飼料或是自配飼料中”蛋白質、鈣、磷比例不當等原因,導致鈣、維生素D缺乏,可引發本病。
防治措施 : ①雞舍內加強通風換氣,夏秋之交雖然夜間溫度有所下降,仍不能急于提高飼養密度,要增加雞只采食量。尤其是雞只達到100日齡以后應及時提高飼料中各種維生素的含量。
②飼養人員應勤觀察,發現病雞及時與雞群隔離,并用土霉素、痢菌凈等防止病雞拉稀和繼發感染,一般可康復。
③按照蛋雞生長規律,進入初產期必須及時更換飼料,防止營養供給不足。
④飼料中適當添加AD3或魚肝油,促進飼料中鈣質的吸收。
⑤搞好雞舍環境衛生和消毒,料槽、水槽定期清洗,及時清除糞便,防止雞球蟲病。
⑥根據實際,在飼料中適當添加一些抗生素,防止大腸桿菌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