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
綠膿桿菌,為革蘭氏陰性小桿菌,兩端印圓,菌體一端有一根鞭毛,能運動,單在或成雙排列,偶有短鏈。細菌在培養基上生長時可產生綠膿素和熒光素。該菌廣泛存在于環境中,加熱至55℃經1小時可滅活,干燥條件下2~3天死亡,潮濕環境中存活2~3周。一般消毒藥可將其殺死。
二、流行特點
可感染雞、火雞、鴿。以2月內禽易感發病。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
該菌廣泛存在于土壤、水和空氣中,禽類腸道、呼吸道、皮膚也存在。感染途徑是種蛋污染、創傷和應激因素及機體內源性感染。
三、主要癥狀
急性敗血型:精神不振,體溫升高,減食,臥伏嗜睡;眼瞼、面部和肉垂水腫,胸部膨大,呈暗青色,俗稱“綠腹病”;腹瀉,排黃綠色或白色水樣稀糞,伴有呼吸困難;站立不穩,顫抖,抽搐等癥狀,衰竭而死。
關節炎型:跗、跖關切腫大,跛行;傷口感染的流黃綠色膿液。
眼炎型:眼瞼腫脹,結膜炎或角膜炎,有眼屎,重癥單眼或雙眼失明。
以上三型可單獨發生或合并出現。
四、剖檢特征
頸部和臍部皮下有黃綠色膠胨樣浸潤,肉有出血點或出血斑。肝腫而脆,土黃色,有淡灰色小點壞死灶。脾和腎腫大,有出血小點。肺充血,有出血點,肺小葉炎性病變,呈紫紅色或大理石樣變化。腺胃粘膜脫落,肌胃粘膜有出血斑,易剝離;腸粘膜充血、出血嚴重。氣囊混濁,增厚。
五、實驗室診斷
(1)取死禽心血、肝、肺及皮下水腫液,接種于普通肉湯、普通瓊脂平板、血瓊脂平板或麥康蓋瓊脂平板等培養基,于37℃恒溫箱中培養18~24小時,觀察菌落的特征和顏色。菌落呈藍綠色,可初診為該菌。
(2)動物試驗取24小時肉湯培養液,腹腔接種健康雛雞,每只0.2毫升,設立對照。從試驗死雞的心、肝等器官分離到該菌,可確診。
六、防制要點
平加加強飼養管理和防疫,重視對種蛋、孵化器等一系列環節消毒,禽籠應盡量平整,以免刺傷皮膚。在禽舍空出后要做徹底消毒。藥物可用氟哌酸混飼,每1千克炒加藥0.5克,連用3~5天;慶大霉素肌注,雛雞每只2000~5000國際單位,育成雞1萬~2萬國際單位,每日2次,連用5天;多粘菌素E肌注,每1千克體重3~8毫克,每日2次,連用3天。硫酸妥布霉素肌注每1千克體重3~5毫克對本病有高效,與羧芐青霉素合用治療本病,有協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