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被譽為“全球第一CEO”,“當代最成功最偉大的企業家”.從他入主通用電氣起,短短20年內將一個彌漫著官僚主義氣息的公司,打造成一個充滿朝氣、富有生機的企業巨頭,市值由他上任時的130億美元上升到了4800億美元。這樣一位傳奇人物,究竟是誰培養了他,是誰造就了他?這個疑問無論是主持人也罷,在場的對話嘉賓也罷,都是非常關心的問題。而且《對話》主持人陳偉鴻在問的時候形成了“連問”是誰發現了你?是怎么發現的你?是誰培養了你?是哪位老師?
杰克·韋爾奇的回答令人意外:人一生當中不能只有一個老師,是有許許多多老師,這是第一句話;第二句話是:你們6位嘉賓中誰最好誰最優秀?一定是把另五位嘉賓的優點吸收到自己身上的那個人,能發現他人優點,吸取他人優點,把他人優點變成自己優點的人一定是最優秀的。接下來他就解釋自己有一群老師,只要有優點的就是他的老師,只要有用的好東西,真理的東西就馬上親近它,親近真理,像餓虎撲食、久旱逢甘霖一樣的去吸齲這是一種對真理的感情和態度,跟智商無關,甚至和學習能力無關,是跟自己強烈的渴望有關,渴望豐富自己,渴望完善自己。
平常我回到家看電視是一種放松的休息,一般比較懶散,但一到能有利于學習的節目時,我必是全神貫注,調動任何一根敏感的神經去專注,怕太太打擾我還把門關起來,這種如饑似渴聚焦式的學習已經形成了習慣。我曾經寫過周其仁“大家風范”的博客文章,我曾親眼見過他是如何成為“大家”的。在西安一次“未來之星”的論壇上,我在演講的時候看到有位嘉賓在下面非常專注身體往前傾地聽我演講,抽神仔細一看,原來是當代經濟大家周其仁,當時我心里那個虛榮心喲,高興得不得了。結果我下去后看其他嘉賓演講,無論是空洞套話的還是水平高的,周其仁老師都是那樣子聽課,我瞬間受到了打擊,絕對是瞬間的打擊,一是覺得自己太自作多情;二是記裝大家”就是這樣成為“大家”的。回想我自己參加活動當嘉賓,哪有周老師的專注?哪有周老師的學習力?要么自己演講完走開,要么跟周圍的嘉賓分心講話,這樣一是對演講者不尊敬,最重要的是自己沒學到什么。
從那以后我老實多了,我們可以差,可以不足,但是一定要有強烈的觸動反應和強烈的學習欲望,尤其是對那些自己不足別人特強的優點。搶別人財物寶玉難,搶別人思想學別人品質易,并且完全可以瞬間移栽到自己身上。這些關鍵在于自己對真理、對珍貴品質的情感、愿望和識別能力,在于是不是愿意改善自己?而且這種愿望真是跟目的無關,跟功利無關。不停地去吸取他人的營養,至于將來怎么樣,我們要有一個堅信,一定對我是有好處的。至于什么好處有用沒用都不想,因為那是雜念,一個人進步越快,補短的本領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