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強保溫
秋冬季節晝夜溫差變化易發腹瀉,尤其水泥地面易使仔豬腹部受涼,誘發胃腸道蠕動加快以至痙攣,引起腹瀉。木地板、地溫保暖可作為對抗溫差的良策,小規模飼養必要時也可以考慮燒火炕。檢修好豬舍,不能有穿堂風。判斷室溫是否適宜的標準:仔豬分散均勻臥睡在保溫區內表示溫度適宜,若仔豬打堆在一起表示溫度過低;若小豬遠離保溫區則表示溫度過高。
2、讓仔豬吃好初乳
初乳是新生仔豬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讓仔豬吃好吃足初乳,除及時補充能量、增強體質外,還可提高抗病能力,提高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在秋冬寒冷季節,初生弱小或活力較弱的仔豬往往不能及時找到乳頭吃奶,甚至被凍僵不會吃奶,此時應給以人工輔助和固定乳頭。
3、控制采食量
秋冬季節氣溫低,為維持體溫,仔豬會本能性地加大采食量,易導致仔豬發生吸收不良性腹瀉。而剛斷奶的仔豬,受斷奶應激的影響采食量減少甚至會拒食,引起饑餓性腹瀉。
4、斷奶前盡早補加教槽料
建議在斷奶前每頭至少補飼600克仔豬料,使仔豬在斷奶前胃腸消化系統功能得以加強,以適應斷奶后采食飼料尤其是植物性飼料,建立對飼料粗蛋白質的免疫耐受性,減少日糧抗原過敏反應。仔豬教喂一般在7日齡開始,在仔豬保溫區進出口附近散放少量教槽料誘食,每天更換2-3次,保持飼料新鮮。2周齡后,將教槽料放入料槽,投放量以仔豬在4小時內吃完為度,少喂多餐。
5、加強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
母豬本身體質衰弱,也會影響出生仔豬的體質,很容易發生腹瀉。另外,母豬體質下降會影響到乳汁質量,對哺乳仔豬腹瀉也有不小的影響。生產上一般要提高哺乳母豬日糧的營養濃度,添加油脂提高能量水平,使用優質魚粉、豆粕、肉骨粉提高粗蛋白的吸收利用率,添加復合氨基酸平衡各種氨基酸含量。不飼喂霉變飼料。
6、加強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
仔豬在斷臍、斷尾、剪牙、剪耳等工作時,盡量減少應激,同時應充分消毒,避免細菌或病毒感染,注射足量的鐵劑和維丁膠性鈣。保持豬舍的清潔衛生,糞尿要隨時清掃,保持清潔干燥,不要用水沖洗。 □宗合
■連接
如何區分豬傳染性胃腸炎與流行性腹瀉
豬傳染性胃腸炎一般潛伏期很短,傳播速度快,數日內可蔓延到全群,在治療方面常用藥物沒有療效。豬流行性腹瀉有一定的季節性,對仔豬進行治療后可痊愈。
豬流行性腹瀉與豬傳染性胃腸炎臨床癥狀十分相似,哺乳仔豬一旦感染,癥狀明顯,表現嘔吐、腹瀉、脫水、運動僵硬等癥狀,嘔吐多發生于哺乳和吃食之后,體溫正常或稍微偏高,人工接種仔豬后12-20小時出現腹瀉、嘔吐于接種病毒后12-30小時出現。腹水和運動僵硬見于接毒后20-30小時,最晚見于90小時。腹瀉開始時排黃色粘稠便,以后變成水樣便并混雜有黃白色的凝乳塊,腹瀉最嚴重時排出的糞便幾乎全部為水份。嘔吐、腹瀉的同時患豬伴有精神沉郁、厭食、消瘦及衰竭。癥狀的輕重與年齡的大小有關,年齡越小,癥狀越重,一周以內的哺乳仔豬常于腹瀉后2-4天內脫水死亡,死亡率為50%,仔豬出生后感染本病死亡率更高。斷奶豬、育成豬癥狀較輕,出現精神沉郁、食欲不佳,腹瀉可持續4-7天,逐漸恢復正常。成年豬僅發生嘔吐和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