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臍帶炎。病犢臍部濕潤,臍帶腫脹,有的可擠出膿汁,精神沉郁,食欲減退,呼吸加快,體溫39攝氏度以上。
防治:先用3%的雙氧水或0·1%的高錳酸鉀水沖洗臍部,再用5%的碘酊消毒后涂上胺軟膏。若已形成膿腫,應切開排膿,沖洗后用雷夫奴爾紗條引流。新生犢斷臍后要嚴格消毒,并保持圈內清潔衛生。
2、蛔蟲病。發育緩慢,營養不良,長期消瘦,被毛無光,貧血,異食,反復消化不良,腹瀉。按消化系統疾病治療效果不顯著,有時糞便內有蟲體。
防治:保持草料衛生,糞便應發酵。鹽酸左旋咪唑每公斤體重10毫克內服,或雷丸、貫眾、大白、鶴虱各45克,水煎服。
3、便秘。幼犢出生后超過一天不排糞,表現精神不振,后肢叉開,弓背,呈現排糞狀,但無糞排出,陣發腹痛。
防治:首先用溫軟皂水4000毫升灌腸,后使之隨母牛緩慢運動;或用60毫升甘油一次灌入直腸。腹痛者肌注30%安乃近注射液10毫升。若仍不排糞,可用硫酸鈉50克,石蠟油100毫升加水適量灌服。
4、肺炎。病犢先干咳,后濕咳,鼻液先稀薄后呈膿性,呼吸、心跳加快,體溫40攝氏度以上,食欲廢絕,精神沉郁,肺部聽診有羅音。若不及時治療,多因呼吸困難而死亡。
防治:吸入羊水的,可用胃導管插入氣管內吸出,并向氣管內注射青霉素200萬單位。青霉素200萬單位、0·5%普魯卡因注射液20毫升混合肌注,一日四次。或先鋒霉素2克、蒸餾水20毫升,肌注,或鏈霉素100萬單位、蒸餾水10毫升,肌注,一日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