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瘟又稱“豬霍亂”、“爛腸瘟”,是豬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病的特征是高熱稽留、小血管壁變性而引起的出血、壞死、梗塞等變化。本病有的地區散發性發生。
【病原】
豬瘟病毒。本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強。常用的消毒藥是:2%—3%燒堿,1%復合酚,5%—10%石灰乳等。
【流行規律】
不同年齡、品種、性別的豬均可感染發病。病豬和帶毒豬是主要傳染來源。主要以消化道感染,也可經皮膚傷口和呼吸道傳播。本病的流行和發生無季節性,全年都可發生。
【病狀與剖檢】
急性型豬瘟病豬,體溫升高到40℃—41℃,呈稽留,精神萎頓,被毛粗亂,食欲減退或廢絕,但飲欲增加。離群,喜臥,畏冷,常鉆入稻草中。眼結膜有膿性分泌物。四肢,體側有大量出血斑。初便秘,后腹瀉,排黃綠色或褐色稀糊狀的腥臭糞便。有些仔豬出現神經癥狀。 慢性型常見于老疫區或流行后期的病豬。體溫時高時低,便秘與下痢交替出現,但以下痢為主。病豬漸進性消瘦,被毛粗亂,病程常達一個月以上,最終衰弱死亡。 剖檢病變常見喉頭、心外膜、膀胱粘膜有小點至斑點狀出血,淋巴結周邊出血,切面紅白相間呈大理石花絞狀。腎色淡,外表有散在或密集的小出血點。部分病例常在脾的邊緣出現紫黑色楔狀突出的梗死區。慢性病例多見在回盲口(回腸和盲腸交界處)及結腸粘膜上有突出同心圓狀的潰瘍灶。
【診斷】
本病根據流行情況、臨床癥狀和病理剖檢可作初步診斷。實驗室診斷常用兔體交互保護試驗、熒光抗體檢驗等進行確診。
【防治方法】
1、隔離。不要從疫區引入豬只,新購入的豬應隔離觀察3周以上才能混群。
2、免疫。豬瘟兔化弱毒疫苗種豬每半年注射一次。仔豬出生后于30—40日齡作首次免疫接種,并于65—70日齡時,重復接種一次。
3、發病處理。發生疫情時應立即測溫,剔除病豬,急宰高溫處理。其余豬群一律用預防注射量4—6倍劑量的豬瘟兔化弱毒疫苗作緊急注射。疫場的豬只停止上市,不準調出。
4、死豬處理。病死的豬只要深埋,或高溫處理后利用,不得食用。受污染的環境、用具,用2%—3%燒堿溶液徹底消毒。糞便、墊草要焚燒或生物熱堆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