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飼喂方法。分娩后一旦犢牛呼吸正常,出生后的犢牛應及時喂給初乳(1小時以內最好),以后24小時內飼喂5千克,保證足夠的抗體蛋白量。新生小牛最適宜的外界環境間溫度是25℃。因此,應給予保溫、通風、光照及良好的舍飼條件,逐步培養犢牛對外界產生應答能力。喂給犢牛初乳溫度應在36℃~38℃之間,為保證奶溫可用熱水浴加溫,直接加溫奶易凝固。如果用奶桶喂初乳時,應人工予以引導,一般是人將手指伸在奶中讓犢牛吸吮,不論用什么工具喂奶都不得強行灌入。體弱牛犢或經過助產的牛犢,第一次喂奶大多數反應很弱,飲量很小,應有耐心在短時間內多喂幾次,以保證必要的初乳量。應在4小時至5小時后喂第二次,以后每天喂3次,飼喂時的溫度保持在35℃~38℃。溫度過低的初乳必須加溫以防引起犢牛腸胃機能失調,導致下痢;相反,溫度過高,則會因為過度刺激而發生口炎,或導致犢牛拒食初乳。在初乳期每次哺乳1小時至2小時,應飲溫開水(35℃~37℃)進行補水。
二、飼喂量。應根據小牛體重的不同,每次所需的量不同(1.25千克~2.5千克),在24小時內應喂3次~4次,每次飼喂量不能超過犢牛的胃容積(體重的5%)。
三、飼喂用具的消毒。飼喂初奶可用清潔的奶瓶或奶桶,所有容器在使用前后必須徹底清潔消毒,切斷細菌的傳播途徑。在飼養犢牛時應該注意幾點:選好飼養員;給犢牛補充飲水;用于犢牛飲奶的用具,每次喂完后應認真用40℃以上開水洗凈、消毒。
四、好處。吃初乳目的就是養好牛,降低成本,提高利潤。大量的實驗證明,犢牛在出生后必須及時吃到初乳,初乳對剛出生犢牛順利渡過早期難關有獨特的生物學價值。通過初乳,增強犢牛自身素質,可以獲得健康優秀的牛群,減少牛群的個體差異,便于大群集約化飼養,減少個體差異帶來的飼養不均勻,提高生產效率,減少營養代謝病,提高產品質量,提高飼養水平,降低成本,提高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