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出現問題最多的是在妊娠欄與產床數量上,以下公式可以幫助豬場實現正確的設計(按周設計生產單元)。
妊娠欄數量的確定
每周需配種母豬數=全場年產子窩數÷每年52周×配種母豬分娩率。
配種母豬分娩率=實際分娩窩數÷參加配種母豬頭數。
全場年產子窩數=基礎母豬頭數×2~2.2。(2~2.2是指母豬年均產子窩數,在我國北方通常在2以下,各場根據本場實際情況設定。在我國南方一些地區的養豬場,這個數值有的超過2.2)。
妊娠欄每批占用時間約16.5周,豬場的妊娠欄數量就是每周需要的妊娠欄數量×16.5。
產房及產床數量的確定
產房單元數=泌乳期周數+2周。(2周即指母豬提前4天上產床,斷乳后消毒空舍10天,前后合計2周)。
每單元產床數=年產子總窩數÷52周×系數,系數通常取1.1~1.2。(1.1~1.2即指實際上床母豬數在現論值±10%~20%范圍內的變動,如果生產流程管理嚴格,系數可以取1.1或1.1以下)。
豬舍設計容易出現的問題主要是各種功能的豬舍數量不配套,有的豬舍設備緊張甚至不夠用,而有的豬舍設備閑置,使豬群分攤的設備成本升高。另一種問題表現在豬欄或設備設計不合理。如果是限飼欄,240厘米×65厘米為宜,而產床則設計成240厘米×180厘米為宜,條件允許時,寬度可設計為190厘米以上。子豬有了較大的活動空間,成活率及整齊度都比較好。
搞好豬場管理
均衡生產 如果不能做到均衡生產,將對豬場欄舍利用率、種公豬的使用及淘汰、豬群轉移、原料用品的采購儲備計劃、出欄計劃等產生嚴重影響。
不能均衡生產的原因 各種豬欄數量不匹配,沒有引種計劃,盲目引種,導致集中發情、集中配種,使生產失衡;沒有明確的生產計劃及配種計劃;營養調配不合理,則后備母豬就不能按預期進入生產流程。
接近性成熟的后備母豬對成年種公豬的氣味敏感,這時調換圈舍會對豬群體出現發情有影響,使后備豬不能按預期時間、數量參加配種。配種員配種技術的熟練度對豬也有影響,最常見于更換配種員后,豬的分娩率出現變化,正確的做法是調整配種計劃或提高配種技術水平。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夏季配種的母豬分娩率普遍低,主要是受高溫熱應激的影響,有時霉菌毒素的影響也在其中。解決的辦法是使用雅士勇口服液,同時添加優質脫霉劑,并適當調整配種計劃,多措并舉,維持均衡生產。除了母豬群的均衡配種,還有育肥豬的均衡生長問題,一個欄內的豬群數量過大,則會使生長均勻性變差,單從生長效應來看,在每個育肥欄內飼養10頭豬是適宜的,每頭豬占位1平方米以上為好。
飼養管理規程 豬場要設督查機構,隨時督導工人按即定程序工作并檢查結果,配合適當的獎懲措施,讓規程能得以執行。
母豬記錄卡 通過建立母豬記錄卡,管理者可以掌握更多信息,有助于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及時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