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公母雞的不同特點提供相適應的環境條件
公雞羽毛生長慢,體重大,胸囊腫比較嚴重,應提供松軟的墊料,墊料厚度要增加,并加強墊料管理,使之處于松軟、干燥狀態。對于室溫,公雞前期要較母雞為高(高1~2℃),而后期由于公雞比母雞怕熱,故室溫以低些為宜(比正常溫度低1~2℃)。
2按公母生理需求調整日糧營養水平
公雞能更有效地利用高蛋白日糧。喂高蛋白飼料可以加快公雞的生長速度,且在體內主要是增加蛋白質。故公雞前期日糧蛋白質水平可提高到25%。母雞對高蛋白飼料利用率較低,而且對多余的蛋白質在體內轉化為沉積脂肪,既不經濟,又影響胴體品質,可將飼料蛋白質調整為18%~19%。在飼料中添加人工合成的賴氨酸后,公雞反應迅速,生長率及飼料效率明顯提高,而母雞對此反應卻很小,喂金霉素可提高母雞的飼料轉化率,而公雞則沒有反應。
3根據經濟效益的好壞分期出場
一般肉用雞7周齡以后,母雞增重速度相對下降,飼料消耗急劇增加,此時如果已達到上市體重,即可提前出售。而公雞9周齡以后生長速度才降低,與此同時飼料消耗也增加,故可以飼養到9周齡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