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規模豬場廢水的影響
豬場廢水主要由尿液、殘余的糞便、飼料殘渣和沖洗水等組成,有的場區還包括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生活廢水,前者是主要部分,其中沖洗水占了絕大部分。養豬場廢水水質特征與豬舍結構、清糞方式與沖洗水的使用、飼料營養、豬消化功能和生產管理等有關。由于養豬業廢水有機物濃度很高(CODCr可達 5000~12000mg/L、BOD可達2000~10000 mg/L),且其中含有大量的氮(NH3-N可達200~1500 mg/L)、磷、懸浮物(最高可達160000 mg/L)、致病菌等成分,這些污染物如不進行適當處理,一旦進入天然水體、農田就會導致嚴重的環境污染。
養豬廢水屬于富含大量病原體的高濃度有機廢水,直接排放進入水體或存放地點不合適,受雨水沖洗進入水體,將可能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水質的嚴重惡化。養豬廢水中含有較多的氮、磷等養分,如能做到合理施用可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的理化特性,促進農作物的生長。但如果未經任何處理就直接、連續、過量的施用,則會給土壤和農作物的生長造成不良的影響,如引起作物徒長、返青、倒伏,使產量大大降低,推遲成熟期,影響后續作物的生產等。每天收集的大量糞尿露天存放,容易產生大量NH3、H2S等有害氣體污染空氣,形成臭味;蚊蠅孳生,傳播疾病,污染環境。因此,對養豬場產生的廢水等污染物進行有效的治理是十分必要的。
2.治理措施
1)加強技術更新。采用合成賴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和蘇氨酸來進行氨基酸營養上的平衡,減少氮的排泄量。
2)建設污染物處理系統。建立科學的畜禽污染防治沼氣生態模式:如圖一按規劃設計要求建設和完善污染物處理基礎設施,建設好污染物處理系統,科學地采用沼氣生態模式進行治理。
3)加強聯保,共創環保之鄉。積極與周圍村民加強聯系,對沼氣廢渣及糞便及時清理外運,以保護場內環境衛生。
圖一:沼氣生態模式
通過對豬場廢水的綜合治理和利用,從而有效控制了豬場廢水對環境的破壞,更重要的是實現了環境與效益的雙贏,為豬場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