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政策,謹防四大誤區
誤區一:堅持現款現貨政策
現款現貨,資金風險度為零,是許多廠家孜孜追求的理想狀態,現實中的確有如娃哈哈、上海家化等大公司堅持現款政策,但其前提是產品非常暢銷。堅持現款政策,廠家不承擔資金風險,經銷商卻要承擔全部的資金風險。在現行買方市場中,這種政策較難實行,即便執行,經銷商也會為轉嫁風險,要么要求下屬二批及超市現款進貨或干脆不鋪貨,要么干脆域外整批竄貨、沖貨,最后的結果可能是終端網點數量大幅度萎縮,批發市場價格一片混亂,影響了產品銷量的潛在增長。
有些公司給經銷商一些鋪底貨(類似于外企政策中的信用額度),但要求鋪進指定的重點賣場,日常結算現款現貨,若經銷合約中止,則鋪底貨款回收,這種做法既保證了重點鋪點,又最大限度控制了資金風險,值得借鑒。
誤區二:堅持全額賒銷政策
有些公司片面追求銷售額或過度要求鋪點數量,而屈從經銷商壓力,大量賒銷貨物,這是最糟糕的銷售政策。中國企業(尤其個體經銷層次)普遍信用不佳,國企則是三角債繚繞。許多廠家最擔心貨款回收問題,但實際操作中,又常常賒貨給客戶,還自我辯白“與其讓產品躺在倉庫里,不如賒銷給人家”,這樣的廠家已不單單是銷售政策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營銷政策、生產計劃等方面的問題。
誤區三:銷量越大,返利比例越高
為有效激勵大客戶,這似乎是國內企業慣有的銷售政策,但若仔細分析:這些客戶的銷售額來源,是此區域生活水平高,市場規模大?是公司的營銷支持力度大,市場占有率高?是該區域為流通市場,貨物大量走向外地?等等。對于多數消費品而言,經銷商的銷量大小并不與經銷商本身的努力和能力成正比,經銷量越大,返利比例越高,實際上是鼓勵客戶大量的越區銷售,到頭來,引發渠道混亂的罪魁禍首反而成為年終獎勵的大功臣,這是否公平合理?
許多外企不設年終獎勵固然過于僵化,我們國內企業是否也應有所改變?比如實行返利比例遞減政策(如銷100萬元返2點,銷300萬元返1.6點),或者干脆根據銷售目標的完成比例,分批獎勵,與銷售絕對值脫離關系。另外,獎勵不一定非要現金或貨物,可用汽車、家用電器等不易變現物品代替,去國外旅游也是不錯的獎勵方式。
誤區四:頻繁運用進貨獎勵政策
所謂進貨獎勵,是指平時經銷商根據合同價格進貨的同時,只要訂單達到一定額度,或者在廠家分配的額度內,可享受廠家額外提供的折扣或實物獎勵。
比如“×日前訂單達×元,可享受九折優惠”,“×日至×日,累計訂單達×元,可額外獲彩電一臺”。諸如此類的進貨獎勵,大家司空見慣,也認為理所應當,但若進一步分析,這樣的進貨獎勵無非產生下述結果:①經銷商及零售店產品庫存大量堆積。短期內廠家從銷售報表上看銷量大增,但從長期角度,排除廣告、競爭等因素的影響,總銷量不見增長,反可能下跌,為什么?零售庫存增加,產品周轉慢,產品生產批號距消費者購買日期長,消費者可能拒絕購買,最終導致產品市場份額下滑。②為經銷商竄貨、沖貨推波助瀾。進貨獎勵,廠家的本意是給經銷商以實惠和利潤,但由于獎勵政策常與銷量掛鉤,實務中大經銷商會得到更多的進貨獎勵,他們常常將此批貨物以低于廠價銷往區外市場,最終自身年終獎勵可能多了,但產品價格體系卻混亂了。③從廠方財務角度更是得不償失。國外某項調查表明,企業以短期折扣形式帶來銷量增長及利潤來源,遠遠低于由于折扣而損失的利潤。④終端網點并未因此而增加。
另外,我們還可以從進貨獎勵政策制定者的動機分析,不外乎:①年初大量壓貨,爭取所謂“開門紅”;②年末壓貨,爭取完成或超額完成年度指標;③迫于經銷商壓力,以進貨獎勵方式讓點利潤;④適當激發經銷商銷貨積極性;⑤讓某些公司的某些渠道經理多做點事;⑥新產品上市時,為了快速鋪入各類賣場。以上除了④、⑥兩點動機的確有利于銷售外,余下①、②、③、⑤的動機顯然并不一定是為了產品銷量的長期增長,而可能是為了某些經理人員的某些利益。無論從進貨獎勵政策可能產生的后果或從制定者的動機角度分析,筆者認為進貨獎勵銷售政策應適當用之,絕不能頻繁運用。
實務中,諸如以上分析的各類銷售政策的誤區很多。因為沒有抓住銷售政策的真諦:最佳的資金回籠和最廣的網點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