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約化養豬的條件下,生豬吃的是以玉米、豆粕、魚粉等原料為主的配合飼料。日趨“精”化的飼料日糧,粗纖維含量十分低,導致生豬出現消化功能障礙、便秘等“富貴病”,影響了養豬效益的提高。實際上,讓生豬吃點“粗”糧,在日糧中保持適宜的粗纖維含量,對于降低飼養成本、提高生豬生產性能作用特別明顯。
保持生豬日糧中適宜的粗纖維含量,可產生以下作用:
一是調節營養水平。粗纖維進入胃腸道后,其體積膨脹增大,可以擴充胃腸容積,使生豬能忍耐饑餓。同時,粗纖維可稀釋能量、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濃度,達到合理利用飼料的目的。
二是降低飼料成本。為提高飼料日糧的粗纖維含量,可通過用粗纖維含量較高但價格較低的飼料原料部分替代粗纖維含量較低但價格較高的飼料原料,這樣在相同產出的情況下,單位飼料成本降低。
三是刺激胃腸蠕動。粗纖維進入胃腸道后,能刺激胃腸道的蠕動,有利于營養物質在胃腸道中的吸收,促進糞便的正常排泄,減少了胃腸道潰瘍的發生。
四是控制脂肪沉積。增加飼料中的粗纖維,可降低血清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因而可有效地調節脂肪代謝,控制脂肪在生豬體內的沉積。
五是促進生豬健康。粗纖維的可溶性部分對減少生豬胃酸的分泌起重要作用,并且能限制腸道內病原菌的生長,從而促進生豬健康。
六是提高母豬繁殖性能。在妊娠母豬日糧中添加纖維素可提高母豬的繁殖性能,平均每頭母豬多生產子豬1.5頭,所產子豬較不飼喂纖維素的母豬所產子豬的生長速度要提高20%。
當然,日糧中粗纖維含量過高也會對生豬的生長發育產生不良影響,只有適量的供應才能產生最優的效果。同時,生豬不同的生理時期對纖維素的消化能力不一樣,應根據生豬不同的生理階段及其生理特點,在日糧中添加合適的比例。生豬不同生理階段日糧中粗纖維含量推薦如下:公豬6%~8%;空懷及懷孕母豬8% ~12%;哺乳母豬7%;后備豬6.5%~8%;斷奶子豬3%~4%;育肥豬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