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放線菌病的病原體是牛放線菌和林氏放線菌,以2~5歲牛最為易感。
早期治療 此病病原體侵入初期時,局部無腫脹塊,病牛沒有明顯的病變狀態(tài),當局部出現(xiàn)腫脹塊時可及時診斷治療。
治療方法 用5%碘酊在腫脹部位分點深部注射,每天1次,同時用青霉素鉀和鏈霉素混合,按體重計量每天2次。用藥方法:每天早上用碘酊在腫脹部位深部分點注射,青霉素和鏈霉素頸部肌肉注射;下午用青霉素和鏈霉素在腫脹塊周圍分點注射,碘酊的用量可根據(jù)腫脹塊大小而定,如牛放線菌腫塊在拳頭大時,碘酊每次20毫升,腫脹塊增大可適當增量。林氏放線菌在頭、頸、額間軟組織局部腫脹時,因面積大,用量為每次50毫升。碘酊的用藥時間一般在5天左右,腫脹塊開始化膿,待要破潰前進行外科手術。切開腫脹部位, 排凈膿汁,用碘酊浸紗布填入,每天換1次,連換3天即可痊愈。
小結 牛放線菌腫塊隨時間延長而逐漸增大, 可使下頜骨軟化以至牙齒松動,嚴重時影響采食。林氏放線菌使下頜軟組織腫脹,嚴重時可壓迫咽喉,使咽喉吞咽和呼吸困難,可使病牛窒息死亡,早期治療可限制腫塊的增大,病灶越小、治療越快,效果更好。碘酊對放線菌有抑制作用,同時又對侵害的部位起腐蝕作用,使局部加速化膿破潰,使病菌不至于大面積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