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片形吸蟲寄生于牛、羊等反芻動物的肝臟膽管中,也寄生于人體。本蟲能引起肝炎、膽管炎,并伴有全身性中毒現象和營養障礙,危害相當嚴重,尤其對幼畜和綿羊,可引起大批死亡。
病原體 肝片形吸蟲背腹扁平,外觀呈柳葉狀,活時棕紅色,固定后變為灰白色。該蟲為雌雄同體,大小為21~24×9~14mm。體表被有小的皮棘,棘尖銳利。蟲體前端有一呈三角形的錐狀突,在其底部兩側為“肩”,肩部以后逐漸變窄。口吸盤呈圓形,位于錐狀突的前端。腹吸盤較口吸盤稍大,位于口吸盤的后方。生殖孔位于口、腹吸盤之間。消化系統由口孔、咽、食道及兩條具有盲端的腸管組成。腸管有許多外側枝,內側枝少而短。無肛門,腸內廢物自腸經口孔排出體外。雄性生殖器官包括兩個多分枝的睪丸,前后排列于蟲體的中后部,每個睪丸各有一根輸出管,兩者上行匯合成一條輸精管,進入雄莖囊,其末端為雄莖,通過生殖孔伸出體外。雌性生殖器官有一個鹿角狀的卵巢,位于腹吸盤后的右側。輸卵管與卵模相通,卵模位于睪丸前的蟲體中央,卵模周圍有梅氏腺。子宮曲折重疊于卵模和腹吸盤之間,內充滿蟲卵,呈淡黃色。子宮一端與卵模相通,另一端通向生殖孔。卵黃腺由許多褐色顆粒組成,分布于蟲體兩側,與腸管重疊。左右兩側的卵黃腺通過卵黃腺管橫向中央、匯合成一個卵黃囊與卵模相通。無受精囊。蟲體后端中央處有縱行的排泄管(圖2-5-1)。
蟲卵較大,133~157×74~91μm。呈長橢圓形,黃色或黃褐色,卵蓋不明顯,卵殼薄而光滑,半透明,分兩層。卵內充滿卵黃細胞和一個胚細胞。
生活史 肝片形吸蟲的發育需要淡水螺作為它的中間宿主。主要的中間宿主為小土蝸螺,還有斯氏蘿卜螺(圖2-5-2)。
成蟲寄生于牛、羊的肝臟膽管內,產出蟲卵隨膽汁進入腸腔,經糞便排出體外。蟲卵在適宜的條件下經11~12天孵出毛蚴,毛蚴游動于水中,遇到中間宿主淡水螺,即鉆入體內。毛蚴在螺體內,經無性繁殖發育為胞蚴、雷蚴和尾蚴幾個發育階段。尾蚴從螺體逸出,游動于水中,約經3~5min便脫掉尾部,粘附于水生植物的莖葉上或浮游于水中而形成囊蚴。牛、羊吞食含有囊蚴的水或草而被感染。囊蚴于動物的十二指腸內脫囊而出,童蟲穿過腸壁進入腹腔,后經肝包膜鉆入肝臟。在肝實質中的童蟲,經移行后到達肝臟膽管,發育為成蟲。潛隱期約需2~3個月。成蟲以紅細胞為養料,在動物體內可寄生3~5年。
流行病學 肝片形吸蟲系世界性分布,是我國分布最廣泛、危害嚴重的寄生蟲之一。該蟲的宿主范圍較廣,主要寄生于黃牛、水牛、綿羊、山羊、鹿等反芻動物。動物長期停留在狹小而潮濕的牧地上放牧時,最易遭受嚴重感染。舍飼動物也可因飼喂用從低洼、潮濕牧地割來的牧草而受感染。
溫度、水、淡水螺是肝片形吸蟲病流行的重要因素。蟲卵的發育,毛蚴和尾蚴的游動以及淡水螺的存活與繁殖都與溫度和水有直接關系。因此,肝片形吸蟲病的發生和流行及其季節動態,都與各地區的具體地理氣侯條件有密切關系。本病在多雨年份,特別在久旱逢雨的溫暖季節可促使其暴發和流行。
致病作用和病理變化 肝片吸蟲的致病作用和病理變化,與蟲體的發育階段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當一次感染大量囊蚴時,童蟲在向肝實質移行過程中,可機械地損傷和破壞腸壁、肝包膜和肝實質及微血管,引起肝炎和出血(照片2-5-01),此時肝臟腫大,肝包膜上纖維素沉積、出血、肝實質內有暗紅色蟲道和幼小的蟲體。
蟲體進入膽管后,由于蟲體長期的機械刺激和毒性物質的作用,引起慢性膽管炎、慢性肝炎和貧血現象。蟲體多時,引起膽管擴張、增厚、變粗甚至堵塞;膽汁停滯而引起黃疸。
照片2-5-01 照片2-5-02
癥狀 輕度感染常常不見癥狀。嚴重感染時,在童蟲移行階段患畜可突然死亡。有的病初表現體溫升高,精神沉郁,食欲減退,衰弱離群,迅速發生貧血、肝區疼痛,腹水,嚴重者可在幾天內死亡。多發生在夏末、秋季及冬初季節。當成蟲在膽管寄生階段時,多表現慢性經過,其特點逐漸消瘦,貧血,低蛋白血癥。患畜表現高度消瘦,粘膜蒼白(照片2-5-02),眼瞼、頜下及胸下水腫和腹水,妊娠羊可引起流產,終因惡病質而死亡,多發現在冬末春初季節。
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流行病學、糞便檢查和死后剖檢等進行綜合判定。
治療 常用藥物有:硝氯酚:口服量牛為3~4mg/kg體重,綿羊為4~5mg/kg體重。丙硫咪唑:口服量牛為20~30mg/kg體重,綿羊為10~15 mg/kg體重,三氯苯唑(肝蛭凈):口服量黃牛為10~15 mg/kg體重,羊為8~12 mg/kg體重。均為一次口服量。
預防
1.定期驅蟲 一般每年兩次驅蟲,一次在冬季;另一次在春季。急性病例隨時驅蟲。
2.選擇在高燥處放牧。飲水最好用自來水、井水或流動的河水,保持水源清潔。從流行區運來的牧草須經處理后,再喂舍飼的動物。
病原體 肝片形吸蟲背腹扁平,外觀呈柳葉狀,活時棕紅色,固定后變為灰白色。該蟲為雌雄同體,大小為21~24×9~14mm。體表被有小的皮棘,棘尖銳利。蟲體前端有一呈三角形的錐狀突,在其底部兩側為“肩”,肩部以后逐漸變窄。口吸盤呈圓形,位于錐狀突的前端。腹吸盤較口吸盤稍大,位于口吸盤的后方。生殖孔位于口、腹吸盤之間。消化系統由口孔、咽、食道及兩條具有盲端的腸管組成。腸管有許多外側枝,內側枝少而短。無肛門,腸內廢物自腸經口孔排出體外。雄性生殖器官包括兩個多分枝的睪丸,前后排列于蟲體的中后部,每個睪丸各有一根輸出管,兩者上行匯合成一條輸精管,進入雄莖囊,其末端為雄莖,通過生殖孔伸出體外。雌性生殖器官有一個鹿角狀的卵巢,位于腹吸盤后的右側。輸卵管與卵模相通,卵模位于睪丸前的蟲體中央,卵模周圍有梅氏腺。子宮曲折重疊于卵模和腹吸盤之間,內充滿蟲卵,呈淡黃色。子宮一端與卵模相通,另一端通向生殖孔。卵黃腺由許多褐色顆粒組成,分布于蟲體兩側,與腸管重疊。左右兩側的卵黃腺通過卵黃腺管橫向中央、匯合成一個卵黃囊與卵模相通。無受精囊。蟲體后端中央處有縱行的排泄管(圖2-5-1)。
蟲卵較大,133~157×74~91μm。呈長橢圓形,黃色或黃褐色,卵蓋不明顯,卵殼薄而光滑,半透明,分兩層。卵內充滿卵黃細胞和一個胚細胞。
生活史 肝片形吸蟲的發育需要淡水螺作為它的中間宿主。主要的中間宿主為小土蝸螺,還有斯氏蘿卜螺(圖2-5-2)。
成蟲寄生于牛、羊的肝臟膽管內,產出蟲卵隨膽汁進入腸腔,經糞便排出體外。蟲卵在適宜的條件下經11~12天孵出毛蚴,毛蚴游動于水中,遇到中間宿主淡水螺,即鉆入體內。毛蚴在螺體內,經無性繁殖發育為胞蚴、雷蚴和尾蚴幾個發育階段。尾蚴從螺體逸出,游動于水中,約經3~5min便脫掉尾部,粘附于水生植物的莖葉上或浮游于水中而形成囊蚴。牛、羊吞食含有囊蚴的水或草而被感染。囊蚴于動物的十二指腸內脫囊而出,童蟲穿過腸壁進入腹腔,后經肝包膜鉆入肝臟。在肝實質中的童蟲,經移行后到達肝臟膽管,發育為成蟲。潛隱期約需2~3個月。成蟲以紅細胞為養料,在動物體內可寄生3~5年。
流行病學 肝片形吸蟲系世界性分布,是我國分布最廣泛、危害嚴重的寄生蟲之一。該蟲的宿主范圍較廣,主要寄生于黃牛、水牛、綿羊、山羊、鹿等反芻動物。動物長期停留在狹小而潮濕的牧地上放牧時,最易遭受嚴重感染。舍飼動物也可因飼喂用從低洼、潮濕牧地割來的牧草而受感染。
溫度、水、淡水螺是肝片形吸蟲病流行的重要因素。蟲卵的發育,毛蚴和尾蚴的游動以及淡水螺的存活與繁殖都與溫度和水有直接關系。因此,肝片形吸蟲病的發生和流行及其季節動態,都與各地區的具體地理氣侯條件有密切關系。本病在多雨年份,特別在久旱逢雨的溫暖季節可促使其暴發和流行。
致病作用和病理變化 肝片吸蟲的致病作用和病理變化,與蟲體的發育階段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當一次感染大量囊蚴時,童蟲在向肝實質移行過程中,可機械地損傷和破壞腸壁、肝包膜和肝實質及微血管,引起肝炎和出血(照片2-5-01),此時肝臟腫大,肝包膜上纖維素沉積、出血、肝實質內有暗紅色蟲道和幼小的蟲體。
蟲體進入膽管后,由于蟲體長期的機械刺激和毒性物質的作用,引起慢性膽管炎、慢性肝炎和貧血現象。蟲體多時,引起膽管擴張、增厚、變粗甚至堵塞;膽汁停滯而引起黃疸。
照片2-5-01 照片2-5-02
癥狀 輕度感染常常不見癥狀。嚴重感染時,在童蟲移行階段患畜可突然死亡。有的病初表現體溫升高,精神沉郁,食欲減退,衰弱離群,迅速發生貧血、肝區疼痛,腹水,嚴重者可在幾天內死亡。多發生在夏末、秋季及冬初季節。當成蟲在膽管寄生階段時,多表現慢性經過,其特點逐漸消瘦,貧血,低蛋白血癥。患畜表現高度消瘦,粘膜蒼白(照片2-5-02),眼瞼、頜下及胸下水腫和腹水,妊娠羊可引起流產,終因惡病質而死亡,多發現在冬末春初季節。
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流行病學、糞便檢查和死后剖檢等進行綜合判定。
治療 常用藥物有:硝氯酚:口服量牛為3~4mg/kg體重,綿羊為4~5mg/kg體重。丙硫咪唑:口服量牛為20~30mg/kg體重,綿羊為10~15 mg/kg體重,三氯苯唑(肝蛭凈):口服量黃牛為10~15 mg/kg體重,羊為8~12 mg/kg體重。均為一次口服量。
預防
1.定期驅蟲 一般每年兩次驅蟲,一次在冬季;另一次在春季。急性病例隨時驅蟲。
2.選擇在高燥處放牧。飲水最好用自來水、井水或流動的河水,保持水源清潔。從流行區運來的牧草須經處理后,再喂舍飼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