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業合作社里的“牧羊工”
牧羊人變成“工人”、放羊娃走進了學校,都蘭縣熱水鄉藏族牧民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悄然發生著變化。
牧民才仁—家4口人,妻子平時在家做家務,兩個孩子在縣城餐館打工,才仁自稱是都蘭縣熱水鄉扎么日村現代畜牧業合作社的“工人”。這位有著近30年放牧經驗的“工人”,每天從現代化的畜棚里趕出他的100多只優選品種的藏系羊,在合作社遼闊的牧場上悠閑放牧。
都蘭縣熱水鄉是—個純牧業藏族鄉,畜牧業是主導產業。2008年熱水鄉黨委、政府以扎么日村為試點,推行“支部十合作社”的經營模式,組織本村村民采取自愿加入原則,以草地和牲畜入股的方式組建了現代畜牧業合作社。牧民通過草場、牲畜、飼草料地等生產資料作價入股,將原有的生產資料以股權方式轉變為投資性資產,同時通過在合作社從事畜牧業等生產獲取報酬,將剩余勞動力轉移到
二、三產業上。
“以前那種自給自足的生產生活方式已不復存在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引導下,我們牧民的生產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座座畜用暖棚孕育出了—個個希望,村子里的人不再為牲畜的成活率而擔憂。那些小生靈—出生就在溫室里,在‘母親’的奶水中茁壯成長。現在我們這里牛羊的成活率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牛羊增多后,出欄率也高,村里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大家的日子越來越好了。”才仁高興地告訴記者。
才仁說,“自從村里成立合作社后,全村通過民主投票選拔有豐富經驗的畜牧高手擔任放牧員,其他剩余勞動力被統—安排到‘陽光工程’技能培訓班,通過學習拉面、汽修等各種技能,到縣城打工。”實行合作社經營前,才仁全家年均純收入1萬元左右,合作社經營后,他—個人在合作社的工資收入就有1萬元,到了年底還可按股分紅,兩個兒子打工—年也有2萬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