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量的研究認為,在哺乳期結束時,母豬減重最好控制在10千克以內、背膘不低于18毫米,尚可以接受,因為此時只動用了少量的體儲,對母豬連續性的生產性能不會造成破壞。當哺乳母豬料粗蛋白質和賴氨酸不足時,母豬首先會動用肌肉組織來補充母乳的不足,肌肉組織的減少是造成母豬連續性生產性能下降的重要原因。當哺乳母豬料能量不足時,母豬首先動用的是脂肪組織,能量和蛋白質不足都是造成母豬體儲下降的重要原因。 哺乳母豬料營養不達標再加上采食量不足,不但母豬體儲嚴重受損,仔豬斷奶體重也會很差。如果第1產動用了母豬大量的體儲,母豬產后過瘦是造成以后連續性生產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諾丁漢大學(Cole and Harker未發表資料)的研究發現,當第1胎和第2胎的母豬妊娠期間的給料量高于1.93千克/天時,就會發生泌乳期采食量降低的現象,第2胎比第1胎更嚴重;當妊娠期的采食量增加1千克/天時,泌乳期的采食量第1胎會減少1.48千克/天,第2胎則減少了2.21千克/天。
筆者認為母豬階段的飼養管理非常重要,尤其是細節和精準方面要特別注意。事實上母豬從妊娠開始飼養管理的好與壞,會直接影響其后代生產水平的表現。養豬最后的結果是從母豬配種前開始,到生長育肥豬結束每一個飼養管理細節的累積,每一個細節的錯誤都會對最后結果構成影響,同樣也是一個“細節決定成敗”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