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的養豬生產中,由于環境消毒不徹底,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等,造成環境中殘存多種病原體,一旦豬的抵抗力降低,環境、氣候發生變化,強毒力野毒(細菌)侵襲,進而出現從單一的病原體所致疾病轉為兩種或多種傳染性病原體所致的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造成豬病混合感染的病例明顯增多,并導致豬群的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尤其是一些條件性、環境性病原微生物所致的疾病更為突出。混合感染的存在與發生,使我國養豬生產中流行的豬病更為復雜,也給疾病診斷和防治工作帶來極大困難。
一、豬瘟、附紅細胞體病、鏈球菌病合并感染
病豬初期體溫為41.5℃~42.5℃,呈高度稽留熱,呼吸急促,流漿性或黏性鼻液,上下眼瞼色暗,外觀呈黑眼圈狀,全身皮膚發紅,耳、頸、腹下、兩大腿后側及四肢下端等處皮膚常呈彌漫性出血,有紫紅色斑塊,指壓不退色。后期呼吸困難,皮膚貧血,黃疸,多數病豬大便干燥,有便秘和腹瀉同時發生的現象,病豬有關節腫脹、疼痛現象,子豬有腦炎癥狀出現,懷孕母豬大量流產。
本病與單純豬瘟的區別在于:患豬瘟的病豬精神極度委靡,眼睛昏暗無神,而患本病的豬眼睛明亮;對豬瘟使用抗生素治療無效,對本病使用抗生素、抗附紅細胞體藥物治療有效。
防治:
一用砷制劑、長效土霉素、強力霉素、四環素等藥物治療附紅細胞體病。
二用先鋒霉素、恩諾沙星、氟苯尼考、磺胺類藥物治療鏈球菌病。
三對貧血的病豬補鐵,并使用維生素B1、維生素B12、維生素C進行輔助治療。
二、豬瘟和豬副嗜血桿菌病(傳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
本病多發于60~90日齡的豬,免疫效果差的多發,且無年齡、季節限制。病豬精神不振,食欲減退或不食,糞便干燥呈球狀或為灰白色,急性型的會突然死亡。病程長的病豬貧血、消瘦,體溫為41.2℃~42.2℃,站立不穩,顫抖,呼吸困難、喘息嚴重的病豬會從鼻腔流出血沫,全身皮膚出血癥狀,以腹下、耳尖嚴重,呈犬坐樣呼吸,嚴重時臉部和嘴巴憋成紫色,眼結膜發炎,并有膿樣分泌物,眼瞼腫脹。
本病突出的特點:病豬外表及內臟器官出血嚴重;高燒不退,呼吸困難,憋氣,口鼻有血沫流出;單獨按照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治療無效。
防治:
一對無癥狀豬全群用豬瘟疫苗免疫,每頭注射10頭份。
二使用豬白細胞干擾素、黃芪多糖等抗病毒、增進免疫的藥物進行治療。
三選用敏感藥物對癥做抗菌治療。如氟苯尼考、青霉素、鏈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磺胺類藥物等,并使用止咳平喘、退熱的藥物進行治療。
三、豬附紅細胞體病與藍耳病混合感染
不同豬的臨床癥狀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