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企業紛紛宣揚要做封閉全產業鏈,或者做公司+規模養殖場的半封閉全產業鏈;比如中糧、比如鐵騎力士、比如六和、比如溫氏……這樣的名單可以無限制的開列下去,直到把中國所有大一點的養殖、飼料和肉食品加工企業都囊括進去。
與此相對應的是:最近幾年,散養戶每年退出的比例是4%~5%,而去年退出的比例高達7%~8%。隨著人工工資的增加和養殖風險的加大,這樣一種趨勢顯然還將繼續下去。
規模養殖場多了,但是一般獸藥廠做不進去;散養戶少了,很多經銷商賣貨就少了,很多獸藥企業跟著賣貨也就少了。總體上,現在獸藥廠的日子是相當的不好過。
那么,在這樣一種趨勢下,獸藥企業怎么辦?
一家獸藥企業老總說,“五年之內,企業不能突圍,就會被別人突擊了”。
另一家獸藥企業老總說,“產品只有進入規模化養殖場,才算是落地生了根”。
還有一家獸藥企業老總說,“本土動保企業必須加大研發投入比例,創新決定命運。”
從他們的言談中,不難解讀出,獸藥企業轉型勢在必行,并且迫在眉梢。
從他們的言談中,同樣不難解讀出,不轉型就是等死,而轉型又不是誰都能轉成功的。
對于轉型,金蝶國際軟件集團董事局主席徐少春曾說,“轉型不是找死,轉型就是要找出生的路;轉型要成功必須不怕流血犧牲。”他的話讓人想起毛主席的著名詩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那么,獸藥企業如何轉型?
首先是企業高層思維的轉型。只有這樣,企業戰略和制度層面才能轉型,轉型是需要制度保證的,如同第一家老板所說。
其次是市場定位的轉型。
成功的轉型要以企業價值實現為前提。只有幫客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為其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企業才能生存、壯大,才能實現其自身的市場價值。
獸藥企業的客戶“養殖業”的轉型已在進行中,并且其力度和程度都在不斷深化中;從主動預見未來的角度,獸藥企業跟進轉型是必然的。只有市場定位準了,通過產品為客戶增值才能有的放矢,如同第二家老板所說。
這里需要提起注意的是,一些小企業最終沒有做起來,與其專注度不夠有相當的關系。小企業要想在全產業鏈中占據一定的位置,就必須在某個環節或業務領域做深做精。
最后是創新。凡是能夠提高資源使用效率的變革都是創新,從產品到商業模式,都需要通過研發,才能創新,如同第三個老板所說。
創新從本質上講,就是尋求一種差異化。關于差異化,經濟學教授許小年認為就是“競爭對手不能干什么,而我能干什么”。他強調,企業的本質是賺錢,也就是利潤最大化。而利潤=價格-成本。同質化競爭時,大家拼命降低價格,最后利潤沒了,誰也活不好。差異化競爭就要抬高價格去進行競爭,這就意味著企業必須有市場定價能力;而市場定價能力的獲得,企業必須依靠差異化的產品和差異化的服務去實現。
總之,國內獸藥企業要從同質化競爭轉型為差異化競爭,就是在打不過外資動保甚至是大型國企的時候,我們就要去找一條自己的路,創造一個別人無法復制無法跟進的企業。這可能很難,但也只有這樣的企業,才能為規模養殖場提供差異化的增值服務;也只有這樣的企業,才能存活在未來產業鏈和高度分工共存的時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