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好牛舍衛生養好奶牛必須搞好牛舍衛生。
1.及時清除牛舍內外、運動場上的糞便及其他污物,保持不積水、干燥。
2.奶牛舍中的空氣含有氨氣、硫化氫、二氧化碳等,如果濃度過大、作用時間長,會使牛體體質變差,抵抗力降低,發病率升高等。所以應安裝通風換氣設備,及時排出污濁空氣,不斷進入新鮮空氣。
3.每次奶牛下槽后,飼槽、牛床一定要刷洗干凈。清除出去的糞便及時發酵處理。
4.牛舍內的塵埃和微生物主要來源于飼喂過程中的飼料分發、采食、活動、清潔衛生等,因此飼養員應做好日常工作。
5.種樹、種草(花),改善場(區)小氣候。綠化環境,還可以營造適宜溫度(奶牛適宜的溫度為5~10)、濕度(奶牛適宜的相對濕度為50%~70%)、氣流(風)、光照(采光系數為1:12)等環境條件。夏季枝繁葉茂,可遮陽、吸熱,使氣溫降低提高相對濕度。
6.降低噪聲。奶牛對突然而來的噪聲最為敏感。有報道當噪聲達到110~115分貝時,奶牛的產奶量下降10%~30%;同時會引起驚群、早產、流產等癥狀。所以奶牛場選擇場址時應盡量選在無噪聲或噪聲較小的場所。
7.防暑防寒。夏季特別要搞好防暑降溫工作,牛舍應安裝換氣扇,牛舍周圍及運動場上,應種樹遮陽或搭涼棚。夏季還應適當喂給青綠多汁飼料,增加飲水,同時消滅蚊蠅。冬季牛舍注意防風,保持干燥。不能給牛飲冰碴水,水溫最好保持在12℃以上。
8.嚴格消毒制度。門口設消毒室(池),室內裝紫外燈,池內置2%~3%氫氧化鈉液或0.2%~0.4%過氧乙酸等藥物。同時,工作人員進入場區(生產區)必須更換衣服、鞋帽。對帶有肉食品或患有傳染病的人員不準進入場區。
二、做好牛體衛生經常保持牛體衛生清潔是非常重要的。
1.嚴格防疫、檢疫和其他獸醫衛生管理制度。對患有結核、布病等傳染性疾病的奶牛,應及時隔離并盡快確診,同時對病牛的分泌物、糞便、剩余飼料、褥草及剖析的病變部分等焚燒深埋無害化處理。另外,每年春秋季各進行1次全牛群驅蟲,對肝片吸蟲病多發的地區,每年可進行3次驅蟲。
2.刷拭。刷拭方法:飼養員先站左側用毛刷由頸部開始,從前向后,從上到下依次刷拭,中后軀刷完后再刷頭部、四肢和尾部,然后再刷右側,每次3~5分鐘。刷拭宜在擠奶前30分鐘進行,否則由于塵土飛揚污染牛奶。刷下的牛毛應收集起來,以免牛舔食,而影響牛的消化。有試驗資料表明,經常刷拭牛體可提高產奶量3%~5%。
3.修蹄。在舍飼條件下奶牛活動量小,蹄子長得快,易于引起肢蹄病或肢蹄患病引起關節炎,而且奶牛長肢蹄會劃破乳房,造成乳房損傷及其他感染疾病(特別是圍產前后期)。因此,經常保持蹄壁周圍及蹄叉清潔無污物。修蹄一般在每年春秋兩季定期進行。
4.鋪墊褥草。牛床上應鋪碎而柔軟的褥草如麥秸、稻草等,并每天進行鋪換。為保持牛體衛生還應清洗乳房和牛體上的糞便污垢,夏天每天應進行一次水浴或淋浴。
5.運動。奶牛每天必須保持2~3小時的自由活動或驅趕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