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級池主養黃鱔,兼養蚯蚓和水浮萍
1.池塘建造。選擇常年有流水的地方建池,池塘面積、形狀和方向自行確定。池壁高1-1.5米,在對角處設進出水口,均裝好防逃設施。
2.池內堆土。在池內堆若干條寬1.5米、厚25厘米的土畦,畦與畦之間距離20厘米,四周與池壁也保持 20厘米距離。所堆的土必須是含有有機質的壤土,以便于蚯蚓繁殖和黃鱔打洞藏身。
3.繁殖蚯蚓。堆好壤土后,使池中水深保持5-10厘米,然后放養蚯蚓種2.5-3公斤/平方米,并在畦面上鋪 4-5厘米厚的發酵過的牛糞,讓蚯蚓繁殖。以后每3-4天將上層被蚯蚓吃過的牛糞刮去,加鋪新的發酵過的牛糞 4-5公斤/平方米。這樣,經過14天左右,蚯蚓已經大量繁殖,即可放入鱔種。
4.放養鱔種。放養密度要看鱔種規格而定,以整個池面積計算,若是30-40尾/千克的個體,放4公斤/平方米;若是40-50尾/千克的個體,放3公斤/平方米。從4月養到11月,成活率在90%以上,規格為6-10尾/千克。
5.鱔種管理。鱔種經消毒后,放入池中,池中水深保持10厘米左右,并一直保持微流水。以后每3-4天將畦面牛糞刮去一層,隨后每平方米加4-5千克發酵過的新牛糞,保證蚯蚓不斷繁殖,既可為二級池、三級池的魚、龜提供優質適口餌料,同時可供黃鱔在土中取食,不需人工投喂其他餌料。池內的黃鱔由于水質一直良好,且有優良的活餌-蚯蚓供攝食,因而不易發病,生長快,產量高,經濟效益好,一般每平方米可產鱔14-15千克。在養殖期間,對黃鱔的常見病害則采取預防措施。
6.水浮萍培植。培植的目的是改善和凈化水質,亦可供養殖對象攝食。
二、二級池龜魚混養,配養福壽螺
1.池塘建造。池四周可用磚等砌成90-100厘米高的防逃墻,進排水方便,養殖面積大小、形狀可根據養殖規模而定;根據龜喜陰怕熱怕冷、喜靜怕亂、喜潔怕臟的習性,可在所養塘中設磚砌暗洞的臺階或假山數座,靠假山1米處安裝60瓦黑光燈數只,高出水面80厘米,若有條件,可在池底鋪混沙土(土30%、沙70%)20厘米,保持水位1.5米。
2.龜種選育。苗種質量的好壞,是養龜成敗的關鍵。人工培育種龜是解決苗種的可靠途徑。優質龜種應無病無傷,身體健壯,四肢有力,頸伸縮自如,反應靈敏,背腹甲有光澤,肢體健全。放養以整個池面積計算,一般每平方米放養I齡20-30只,Ⅱ齡7-20只,Ⅲ齡3-5只。
3.培育福壽螺。福壽螺繁殖率高、生長快、產量高,是龜的優質餌料,其放養密度是30千克/公頃。福壽螺進行交配后,大約1-5天后即開始產卵,每一卵群有卵粒10-2000粒,一個雌螺可連續產卵群20個左右。卵在氣溫 18-22℃時,1個月左右才能孵化,但在28-30℃時,則1周左右即可孵化。
4.龜餌來源。其途徑是:利用黑光燈繁殖福壽螺。
5.魚龜混養。魚應以鰱、鳙為主,適當搭配草食性和雜食性魚類。投餌的重點是龜,其次是草魚。龜和草魚的糞便肥水,繁殖浮游生物;同時龜和魚上下活動可使水體進行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