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產周期長。
大多數優質地方雞種需飼養至3-4月齡,體重達1.2一1.6千克方可上市。在正常的飼養管理條件下,每年飼養3批左右。快大型肉雞一般7周齡上市,每年可飼養6批左右。
2、肉質優異。
一般來說,生長速度和肉質之間為負相關,生長速度越快,肉質越差。優質黃羽肉雞由于增重慢,生長周期長,肉質要大大優于快大型肉雞。據科學測定表明,優質黃羽肉雞含有較高的游離氨基酸、肌內脂肪和不飽和脂肪酸等風味物質。
3、生長后期對脂肪的利用能力強。
由于人們對優質黃羽肉雞的肉質要求富含脂肪,通過長期的選育,形成了優質黃羽肉雞后期脂肪利用能力強的特點。例如清遠麻雞青年母雞經15天肥育可增重250克。
4、生長速度慢,成本高。
快大型肉雞一般7周齡上市,體重2千克左右,而此時的快大型黃羽肉雞體重為1千克左右,只是肉雞生長速度的1/2。優質型黃羽肉雞的生長速度就更慢了,7周齡的體重在0.55-0.6千克,只有肉雞生長速度的1/4。由于優質黃羽肉雞飼養周期長,料肉比高,故生產成本要大大高于普通肉雞,售價是普通肉雞的2-3倍。
5、對飼料的營養水平要求相對較低。
地方品種耐粗飼,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在低蛋白(粗蛋白質19%)、低能量(11.3兆焦)的營養水平下,0—5周齡仍正常生長,不會出現營養缺乏癥。中速型和快大型黃羽肉雞的生長速度、飼料利用能力等方面介于地方品種和快大型肉雞品種之間,也有人稱為“仿土雞”,但對于營養的要求則接近于快大型肉用仔雞。所以,這兩類型黃羽肉雞生長前期和中期的營養需要,一般參照快大型肉用仔雞的營養水平配給,而生長后期(肥育階段)則宜采用高能量含油脂的飼料。
6、飼養方式不同。
快大型肉用仔雞性情溫馴,不善跳躍,適宜于大規模高密度飼養。優質地方雞種則性情活潑,追逐好斗,跳躍能力強。優質地方雞種除雛雞階段(0—6周齡,也稱小雞)舍內保溫育雛外,生長期(7—10周齡,也稱中雞)和育肥期(11周齡以上,也稱大雞)采取舍外放養為主的飼養方式。地方雞種依靠野外長時間的放牧、采光和運動,體質強健,防病用藥明顯減少,有利于肉質的改善和食品安全。
7、抗病力和耐受力較外來品種強,但有其獨特的發病機制和特點。
與引進的快大型肉雞品種相比,優質黃羽肉雞具有較強的抗病力和耐受力,但由于飼養時間長,有其獨特的發病機制和特點。如雞馬立克氏病,通常以2—4月齡發病率最高,多發于40—60日齡,快速型肉用仔雞此時已達上市屠宰日齡,死亡率不高。優質地方雞種由于生產周期較長,馬立克氏病的發生較為多見。因此,1日齡雛雞應選用CVI988液氮苗。如果選用HVT凍干苗則不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優質地方雞種由于長期戶外活動,且采食較多的蟲、草,因而其呼吸道疾病發生較少,而寄生蟲病較多。此外,由于優質地方雞種多采用厚墊料育雛方式,球蟲病多發,防治費用較高。
8、自然生理屬性明顯。
優質黃羽肉雞含有培育品種的血液成分較少,雞的自然生理屬性較明顯。例如,雞群活動量大,公雞喜斗架,易發生啄癖,就巢性強等。特別是在光線強烈、飼養密度大的集約化條件下,發生啄癖癥的機會較多,給生產帶來損失。這是優質地方雞種生產中極為常見的一個問題。